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穿越时空的壮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05: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是什么让人们敬仰而来、昂扬而去,是什么让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写下如此动情的留言:“震撼心灵!”“洗涤灵魂!”“人世间最美的一支壮歌!”……

  从10月16日起,浓烈的激情在这里汇聚和涌动。每天,数以万计的观众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走进伟大壮举,走进光辉历程。

  血与火的记忆

  走进展厅,走进血与火交织的记忆……

  这一支人类奇兵,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转战几万里、血洒几万里、建勋几万里,写一部雄浑耐读的史诗,铸一座长征精神的丰碑……

  展厅有7个部分、3个专题。35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长征文物447件,58件是首次亮相;各类图片、绘画、雕塑、资料,数以千计。

  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介绍:长征中共发生近600次重大战役战斗,平均每三天一大战;在雪山草地因为疾病、饥饿、陷入泥潭和中毒而死的,仅红二方面军就多达千人以上。而留守根据地的红军和党员,则面临着反动派的猖狂报复和杀戮,方志敏、瞿秋白等杰出领导人被敌人杀害。

  一幅长征路线全图格外醒目,红色线条显示着红军出发和征战的路线:它们从各个根据地出发,千山万水,蜿蜒曲折,坚定北上。

  “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相比,拿破仑的远征不过是一次郊外的旅行而已。”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曾这样评价:“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

  《红军长征前苏区变化图》显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90%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党和红军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地。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由此西渡,放弃根据地,踏上万里征程。

  此行何去?前途何在?命运何方?!

  “人们在胜利时认识了毛泽东,在失败时进一步认识了毛泽东。”遵义会议场景,横贯展厅,色调由暗转暖。

  黎平会议,取消博古、李德最高军事指挥权的决定,彰显了党和红军具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四路红军配合作战、会师陕北的图片,九名炊事员先后饿死在草地时背过的铁锅,真实记录了工农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下转第四版)

本报记者 冯春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