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钱还给我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10:10 南方日报

  单双向道

  许锋

  一般不要向别人借钱,社会流行的格言是:要不想和谁来往,就向他借钱,数目说得越大,他越躲得远。万般无奈之下,向人借了钱,别老琢磨“借鸡下蛋最划算”,记着还

  向人借钱总是一件难堪的事情。大钱自不必说,你一张嘴,要借几万十几万,吓得人要死。除非被借的对象是老爸老妈(其实向老爸老妈借钱也有“啃老族”之嫌),俗话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中国人不比外国人,脸皮厚,跟老爸老妈有什么情面可讲?一般来讲,相互借钱借的都是小钱。借小钱的好处是,不伤人“筋骨”,不动声色,成功几率高。

  但终归是借。俗话也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因为是小钱,三五元,三五十元,三五百元,数目越小,越考验人的记性。记性好的,借了就还,记性差的,还真就忘了。至于是真忘,还是假忘,那就很难说。但被借者排除马大哈一类,一般都是记得的。又因为是小钱,就难以张嘴讨债,心里疙疙瘩瘩,“深如古水”,表面上还得继续说说笑笑,若无其事。但忘记还钱者,记性差不是,上回借的没还,又要借。这就是不小的难题,格外考验被借者的素养。借了,有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的恼火,不借,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出口。结果弄得自己反倒红了脸,好像亏欠了人家似的。一借,二借,再三者,结局就不好说了——把人家的腰包当作自己的储蓄罐,至少是不礼貌的。

  话说回来,谁没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尤其是年轻人,不买房怎么成家、立业?腰包瘪瘪的,却还要挺身而出,压力也罢,动力也罢,钱在哪里?一套房子,动辄几十万,银行微笑着敞开大门,但你首先要具备准入门槛。于是,首期你要有。只有借。借了首期,同时还要还贷款,那滋味委实不好受,要不怎么有“房奴”一说?

  不排除恶意借钱者。我认识一个人,他刚到单位,有一官半职。干了几个月,由于各种原因,干不下去,跑了。屁股一挪,人们恍然发现,此人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借东家,借西家,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前面有言,小钱不伤人“筋骨”,不动声色,所以,成功几率高。此人跑得很彻底,瞬间蒸发,被借的钱,当然就滚石无苔、风吹云散了。

  怕被人借钱者不是我等人。我等还处于人生爬坡阶段,至少没有闲钱等着人来借。而有一些积蓄的,乃至名声在外的中产以上阶层,大抵就有一些钱。而这些人,与社会杂人交往深厚,就不排除被借的可能。一位儒商,送我他写的一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原话不记得,大致意思是,生意人其实没有闲钱,生意人的钱都在“流水线”上,所以,向生意人借钱无异于断人家的财路。既有此言,想必其深受借钱之苦,如此苦楚,谁还好意思向人家借钱。硬要张嘴的,怕就有“抢”的嫌疑。

  因此,一般不要向别人借钱,社会流行的格言是:要不想和谁来往,就向他借钱,数目说得越大,他越躲得远。万般无奈之下,向人借了钱,别老琢磨“借鸡下蛋最划算”,记着还。别像一首歌唱的:“把钱还给我吧,那些全都是我的血汗,我要请你多多做做慈善,我已经不介意叫你爹娘。”

  本版插图/张旭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