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次触动美德觉醒的“换位体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0:02 红网

  一姓高的大学生乘公交车去为朋友送拐杖。尽管拄拐杖的他颇像残疾人,可满车人都对他无动于衷,最后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站起身来给他让座。大学生感叹:“当老人给我让座的时候我觉得挺心寒的。年轻人的同情心和素质到哪里去了?”(10月29日现代快报)

  由拄拐杖而被老奶奶误为残疾人,进而老奶奶主动为其让座,最后年轻的“残疾人”道出真相并婉谢老奶奶的好意。尽管,这纯属一场误会,可这当中颇有值得反思的内涵。

  我就在想:假如这位姓高的健全大学生并没拿拐杖且自己享有座位,而他的面前就站着老、弱、病、残、孕乘客,他又会不会像老奶奶那样,主动让座呢?我看很难说。虽然“世风日下”属于整个社会的顽疾,但在实际生活中,就比如在交通工具内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问题,事实上都几乎是老年人表现得主动而积极,年轻人却往往都表现出无动于衷的冷淡。总之说来,在彰显和弘扬社会美德方面,“一代不如一代”已成有目共睹的事实。

  毛泽东曾经有句名言: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去亲口尝一尝。那么,若要知道交老、弱、病、残、孕在交通工具上被乘客冷落的滋味,也就得亲自去感同身受一番。所幸的是,通过让座事件,姓高的大学生终于体验到自己这代人比较低下的道德素质,终于品尝到被冷漠的辛酸滋味,终于激发起了对同情心、对年轻人素质的思考与呼唤。反过来想,倘若姓高的大学生没经历这次被同龄乘客冷落、被老奶奶厚爱的切身体验,恐怕至今也不会明白为需要座位的人让座之必要,也不会知道年老年一代的社会道德意识要比轻一代强烈得多。

  有些事情对于经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夸夸其谈的大道理往往难以奏效,而只有让他们在真实的“换位体验”中去感同身受,才会触动其灵魂,发现其差距,进而转变其观念行为。在这场发生于公交车上的“拐杖误会”悲喜剧中,这位代表着年轻一族的高清大学生以自己的切身感受,验证了老年人崇高的道德素养,更验证了年轻人素质相对低下的现状——但愿这位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及由此发出的呼唤,能引起年轻群体对社会道德感的自省。

稿源:红网 作者:马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