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清风已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7:40 长沙晚报

  “他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林语堂曾为他深慕的苏东坡这样感叹。然而,这阵清风并未随着天才生命的终结而消散,而是穿越千年时光,拂过古今文人骚客的砚台,扉页、窗下和心间,他的诗篇、经历、魅力和传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留下了人们对他所做出的丰富多彩的评价。

  曾有人说,中国封建帝国的真正衰落始于北宋。很不幸,这便构成了我对那个远去

的朝代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少年时期对那个时代所耳濡目染的绚丽色彩只留下“唐宋八大家”、“三苏”之类的名称了。

  评论一个朝代的功过得失恐怕是我力所不能及的,那是史学家应该钻研的事。《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也同样规避了对历史评头论足的嫌疑,力求以大量史料诗文信笺和作者个人对苏的理解,来还原一个七情六欲似类于常人但又超然至上的大男人、真君子。或许这能为喜欢苏东坡的读者走入诗人内心情感世界提供一种路径,甚至满足一部分人好奇窥探的心理,在我看来,它更适合在电视传媒上开讲,细数当年这位风流俊杰在西子湖畔与美丽的歌舞妓伶饮酒作乐的趣事,诉说这位性情丈夫与三位妻妾恩爱有加患难与共的感人情节、考证多情诗人是否暗恋过自己的堂妹……总之它能激发和满足观众对一个死去已千年的人物的无限好奇和遐想,却无法让我泡上一杯绿茶,在烟雾袅袅中安坐在案前用心品读。

  那些诗词、美酒、佳人,那些纷争扰攘、悲悯离愁,都已经渐离了它原本孵化出来的语境,转而成为时下一种大众审美、消遣、揣测和意淫了。

  年幼时曾读过一本诗歌集,在那正统刻板的教育方式监管下,我居然能自觉挑选其中多首诗歌朗吟背诵且时常沉醉不能忘,至今仍记得集子除了诗中所涉事典、语典外,不作过多征引,对诗中疑难字据的注释也简洁易懂,不多赘言。在它的前言中,编者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读者最大限度地扫清阅读障碍,却不过多地干涉读者自己的欣赏。的确,聪明的人知道,诗是一种心灵的体悟,不论是作诗还是读诗,旁人都无法代替。所谓艺术上的留白,正是基于如此的缘由。但在《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中,我体会不到这种留白的意趣,似乎只看到作者花费了相当时间和精力事无巨细旁征博引,急切地向人们阐释和告白。

  或许是我个人的乖僻,相形之下,我更爱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尽管其中可能也有语焉不详、事实不确切之处,但我觉得书中那个眉山脚下窥探鸟窝的调皮幼童,那个随父亲和弟弟渡长江三峡赴京途中对着巫山做奇思玄想的风华少年,那个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主见和刚烈秉性、民胞物与百姓拥戴的官员,那个屡次被谪贬外地、流放在天涯海角不忘端起酒杯大笑的落魄文人,那个晚年遇见曾经的政敌王安石时嗟叹世事无常顿生悻悻相惜的豪侠……更让人觉得鲜活、细腻、真诚、多情。

  自青年时期起,苏东坡一生都被卷入北宋后期的朋党之争,一生都没有在一个地方呆满过三年,他在颠沛流离的境况中炼就了一副乐观达人的心态和一种宗教式的超然。望着他那些精美遒健的诗词,追思天才之灵魂如清风在历史的苍穹中掠过,化作天际的孤星照耀如今,我不免暗然神伤。

作者:郑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