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生最乐夕阳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8: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人生最乐夕阳红
遇到困难不要怕,关键在于学会如何对付。
人生最乐夕阳红
我觉得我和20多岁的时候差不多。
人生最乐夕阳红
写诗作对,让我广交天下朋友。
人生最乐夕阳红
表演给大家看也让别人一起高兴。
人生最乐夕阳红
跳舞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烦恼。
人生最乐夕阳红
自我娱乐,也让大家快乐。在这个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时尚”、“新潮”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轻人能做到的,老人同样不甘示弱。

  今天重阳节,除了依照惯例要祝愿所有老人健康长寿,本报通过征集活动,评选出

七位态度乐观、生活独特甚至有些另类的“超级老人”。自驾车游历中国、九旬高龄学习上网……这些生活可能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够体验,但通过他们的故事,希望每位老人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勇于追求快乐的心。

  超级牛仔

  姓名:李亦驰(72岁)

  推荐人:东莞中学马老师

  推荐理由:李老生于1934年10月,东莞东城人,现为东莞中学退休教师,教龄长达38年。几年前,他驾着自己的银灰色老别克车,走遍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至今其自驾游总里程已近3万公里,而最长一次行程共历时27天,尚未涉足的吉林和黑龙江将是他接下来的“完美梦想”。

  超级网友

  姓名:温远达 (90岁)

  推荐人:肖先生,字画收藏爱好者

  推荐理由:第一次看到温老用电脑处理图片和上网的时候,真的太惊讶了,对于一个90岁的老人来说,这绝对是件稀罕事。和温老接触久了,很难不被他的豁达和乐观所感染,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是老人不可以干的事情。

  超级“写手”

  姓名:姚子骈(84岁)

  推荐人:退休老人江应辉

  推荐理由:作为石龙镇石龙诗书画社成员之一,老姚最擅长的是嵌入诗,比如用他的名字“江应辉”,可以写出十几首诗歌,“空中雷响千山应,江内龙腾两岸辉”,他就这样用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超级搭档

  姓名:李华、张雪芳老人(76岁)

  推荐人:东莞市社会福利院办公室副主任叶虹珍

  推荐理由:李华是一个很随和的老人,而且能拉会唱,最擅长唱粤曲和拉二胡。张雪芳作为从业多年的老师很善于组织其他老人共同参与活动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困难事情,她肯定第一个出来组织大家帮助有困难的人,其中还包括护理人员。

  超级舞者

  姓名:张绍玲 (58岁)

  推荐理由:58岁的张绍玲从1992年开始学习国标舞后,十四年如一日地练习,身体越来越健康,活得越来越年轻。

  跳国标让我年轻

  张绍玲和同伴们经常被邀请到石龙、望牛墩等镇区表演。今年9月2日,张绍玲参加了东莞的国标舞大赛,获得了东莞市第三名。十四年了,国标舞已经成为张绍玲生活中的“氧气”,“跳舞带给我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能使我在精神上保持年轻的状态。”

  超级助教

  姓名:吴镜华(67岁)

  推荐人:厚街专业技术学校校长陈明

  推荐理由:从事教学工作45年来,对校园生活产生浓烈的感情。吴镜华退休不退岗,自愿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并乐此不疲。

  快乐语录:愿把职业当事业,愿把校园当作家园。

  退而不休 助教乐此不疲

  今年67岁,从事教学工作45个年头的吴镜华,退休七年来,仍坚持在与他共成长的厚街专业技术学校做顾问。

  一辈子的校园生活促使他目前自愿义务为该校老师和学生提供咨询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常常以看见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或者帮助老师解决了心理障碍为乐事。

  他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自己会一直坚持义务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超级故事

  为拍胡杨木陷车沙漠3小时

  李亦驰这位七旬老翁时尚得颇有些“另类”,爱听音乐,嗜好夜读,偶尔炒股,更痴迷自驾游和拍照片。今年8月30日起,老人与同伴经湖南、湖北、河南,过陕西、甘肃,进入新疆,最后沿四川、贵州、广西一线返回。

  在新疆期间,他的足迹遍及乌鲁木齐、喀什等多个城市,甚至远至红其拉甫达坂哨所。为拍摄他心目中久仰的胡杨木,最后直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但在拐弯时车子忽然陷入沙子之中,当时天气异常炎热,能吃的东西都已经吃完,连水也所剩不多。通过找树枝垫、用双手挖,大约在折腾了3个小时后车子方如愿驶上征程,并实现了他与胡杨木亲密接触。接下来,李亦驰老人计划在时机成熟时,顺着沿海省份北上,到吉林和黑龙江实现自己的“完美梦想”。

  时尚老人九旬高龄学上网

  说起用电脑,书画家温远达还真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2004年10月,出于保存画作的需要,温老想刻录100张光盘,求人不如求己,温老买了一大堆电脑书籍开始自学,凭借惊人的学习能力,温老竟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可以熟练操作电脑以及使用各种图片处理软件。自从以88岁高龄学会使用电脑和上网之后,QQ便成了他与儿孙和朋友交流经常使用的工具。不过他也有个原则:不和陌生人聊天。

  为三国大将甘宁庙题作对联

  李家住石龙镇棉花街的退休老教师姚子骈,今年84岁高龄。姚老伯古文基础深厚,且待人和善,常为邻居、朋友作对联写诗,邻居街坊、茶楼酒肆,袁崇焕纪念公园、石排燕窝小学等不少历史文化地方等留有姚伯的墨迹。就连远在重庆忠县的三国大将甘宁家乡的村长也亲自写信给姚伯,希望姚伯能够填补甘宁庙无对联的尴尬局面。“赤壁作先锋,首战挫曹军,人仰马翻寒敌胆;乌林逢孟德,一刀亡魏将,心雄气壮显神威。”谈起当年写这副对联的“威水史”,姚伯显得格外高兴。

  自从10年前石龙诗书画社成立以来,姚伯又焕发了当年“书生意气”,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缺席过一节“课”。

  二胡拉唱组合现身福利院

  “我开始拉前奏了啊!”张雪芳婆婆朝旁边的李华伯伯点头示意后,手指敲着节拍,一首二胡版《青春舞曲》立刻奉上。2年前的一次偶然结识,两个爱好文艺的老人一个擅长演唱一个擅长拉二胡,一拍即合,成为福利院中二胡拉唱名副其实的黄金搭档。

  曾执教36年的张婆婆4年前住进了东莞市福利院,爱好文艺的她把福利院当成了人生新舞台,组织了各种演出,给福利院带来不少欢乐。张李搭档的首次配合是一首《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李伯演唱,张婆婆伴舞。自那以后,两人就经常在一起研究曲目。打快板、编歌词、作诗、创曲,内容不断更新。现在的两位老人只要一对视,《青春舞曲》随时都演出。

  超级乐手

  姓名:朱参朝 ( 退休高级工程师)

  推荐人:老干中心

  推荐理由:第一次看到朱老用碗敲出那么动听的音乐,简直不敢相信,不得不感叹音乐的魅力,可以让平凡的东西变得如此的不平凡。

  饭碗敲出《旱天雷》

  一张自带的折叠小桌子,一块垫桌的大红绒布,两根旧木筷,16个日常吃饭用的普通瓷碗,29日上午在东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联欢会上,退休的高级工程师朱参朝用上诉“乐器”,敲出广东名乐《旱天雷》,时清脆,时低沉,时响亮,时急促,时舒缓,朱老向大家诠释了真正的群众音乐,只要你热爱,音乐无处不在。

  不快乐的四种类型

  操劳型:含饴弄孙劳神费心

  张伯夫妇两人2年前得到有了孙子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地从外地移居到东莞,可是儿子、媳妇平时忙着打理生意,接送孙子上学、放学、料理一切家务成为了张伯夫妇两人每天必做的工作,俨然成了儿孙的保姆。

  评析:照顾儿孙的生活虽然可以为他们单调的生活中增添一些新气息,但是没必要将一切事情全往自己身上堆,要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乐,莫为儿孙做牛马。

  留恋型:独守摊档寄哀思

  76岁的叶婆婆从结婚开始就和老伴儿做上了卖汤圆的小生意,至今已经30年有余。在邻居看来,她是一个性格十分孤僻、十分节俭的老人,除了询问上门的客人有什么需要外,几乎每日都独自坐在那个胡同口的拐角处一声不吭。

  评析:这类老年人认为生活很苦,而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他们内心很痛苦,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前愉快的经历作为乐趣。

  孤僻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90岁高龄的叶婆婆以前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和邻里关系非常好的人。一年前,她独居在家的时候突然闯进一个陌生人,把家里值钱物品扫荡一空。自那以后,叶婆婆把自己的房子和外界几乎隔离开来,连居住多年的邻居也不肯相见,就算有人来看望,也是隔门交流,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评析: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作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回顾往事,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客观,把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他们人际关系很差,性格孤独。

  抑郁型:独来独往很少社交

  陈伯70岁就住进了东莞市社会福利院,至今已经3年,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总是喜欢一个人,看电视也好,听收音机也好,坐在公园里也好,反正就是不愿意再多一个人闯入他的生活圈。

  评析:这类老人性格一贯内向,退离休后更是减少社交。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易开口求人,往往有抑郁心理。

  快乐需要自己创造

  记者在走访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时,几乎得到了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家人的任务很重要。

  作为家人,不仅要提高老人的认知程度,防止他们心理老化,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让老人们对身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心是最好的办法,还要为老人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广结朋友;另外,老人们也应该懂得自我心理调节,有意识地矫正和改变自己身上不利的心理特征。

  广州的心理医生潘先生则提醒家庭成员,和老年人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极度需要重视起来的话题。

  老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且生活环境,接触人群的不同,老人的性格形成也有一定差异。可以说,他们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

  作为子女如果要主动去改善老人的性格,或者希望老人过得更好、更加丰富多彩,需要一个有阶段性、有步骤的过程,从小事做起把老人关心的事情重视起来,慢慢培养老人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