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救命药” 喊救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8:22 浙江在线

  又见46年前那一幕

  日前,上海有一位六岁小女孩身患白血病,进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需要立即抢救,可在这救人如救火的关键时刻,缺少一种“救命药”。这种名叫复方新诺明的药,十几年曾普遍应用于临床,每支只需2元钱。因为医院没这种药,女孩命悬一线。消息通过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迅速传向社会,大上海动了起来,无数志愿者寻找“救命药”,不少药店为此清

点货架,医院药房为此翻箱倒柜,后有江苏兴化网友看到网络原帖后,在一家药店找到了它。替小女孩感到庆幸之余,不禁心有余悸:假如没有江苏兴化那位网友,假如再出现一个这样的小患者……

  很多人都读过中学课本里那篇《为了61个阶级兄弟》。1960年的2月2日,河南平陆县有61位民工食物中毒。为了找药,送药,从河南三门峡市一直找到北京,连卫生部、空军都惊动了,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61个阶级弟兄的生命。那是个缺医少药、物质匮乏年代,发生这样的事是容易理解的。如今,早过了那个年代,为什么这种不该有的“急寻救命药”的现象还屡屡发生?

  好药为啥没人做

  结合有关报道,笔者联系到本地几家药厂,了解到救命老药的短缺原因,根子是厂家放弃生产或减少生产,因为此类药品价格太低,利润太薄,不但赚不了钱,甚至可能还要亏本。近日,《羊城晚报》报道说,广州有多家大型医院出现常用药、抢救药短缺,有医院短缺药多达39种,短缺的多为已在临床使用多年、物美价廉的品种。生命高于一切,事态不可谓不严重。好药为何市场难寻?从已有的报道分析,原因不少,有的出在药品招投标过程中,由于设有防低倾销条款,一些廉价药被直接淘汰出局;有的是廉价药品进入医院后,由于按国家规定的固定15%差率,差价绝对值小,医院不爱用,医生不愿开。而处方量不大,对药企来说,就意味着产量不大、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出现不愿意按原定价供货的局面。

  药品价格过高,百姓看病贵一直是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国家发改委19次对药品进行降价,得到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但光有降没有升是不符合价格规律的,对一些“廉价特效老药”就应该有好价位,或施以保护价,让生产者有钱可赚,这样才能促使它们遍布市场,不再成稀缺药品。

  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多年来,这些特效老药一直低价徘徊,本身也是不符合价格规律的,毫无疑问是定价机制出的问题。对企业来说,逐利是商家本性,我们不能寄希望他们为“社会效益”做亏本买卖。但政府应有所作为。药品生产不同于一般产品,不能一味任市场自由发展,政府从中要发挥好调控作用,把好舵。当下廉价特效老药的生存问题既是市场解决不了问题,政府就责无旁贷地挑起担子。欣闻眼下上海市政府正在实施“推进廉价经典药重回市场”的工作,通过财政拨专款等,扶持药品生产企业,挽救“特效救命老药”,这是与人命相关的大事。国家有关部门及其他省市也应该有所动作。


作者: 薛建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