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姐培训班”是理性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23 南方日报

  议论风生

  近日,一次宣传教育活动把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推上了“火山口”。据报道称,哈尔滨的50多名“小姐”第一次暴露在阳光下,在公开身份、职业状态下,接受了一次预防艾滋病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特殊教育(《南方周末》10月19日)。

  而这一次公开活动却引起了警方的异议,一条重要的理由是“不符合国情”。一次普通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被指斥为“小姐培训班”,这大概也是活动举办当事人所始料未及的。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疑问,这是不是有纵容嫖娼的嫌疑呢?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一个误区。我宁愿相信,有关部门的这一行为,是在尖锐的冲突中做出的艰难而又理性的选择。举办性工作者培训班与其说是一种妥协、退步,不如说是“以退为进”。

  这些年来,我国“打击卖淫嫖娼”不可谓不严厉,中央和地方设有专门的“扫黄打非”办。即便如此,“卖淫嫖娼”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更令人担忧的是,艾滋病潜滋暗长,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上扬。

  可以说,我国通过法律惩处卖淫嫖娼的努力几乎达到了极限。我们应该承认这个现实,不管是从国外还是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真正消灭娼妓。尽管如此,却有国家真正地做到“防止艾滋病蔓延”,比如泰国。在泰国,国家规定所有的性服务场所100%使用安全套。或许,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当代许多国家才会将娼妓非罪化,采取“以管代刑”的现实选择。

  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鼓励使用安全套、举办性工作者培训班就会导致性乱,一个贴切的比喻是:人类发明安全带,绝不是鼓励人们违反交通规则。既然地下性交易无法“绝迹”,那么,政府就应该有相对理性、务实的举措。“举办性工作者培训班”,这个充满人性关怀的政策,用某刑法学家的话来说,这不再是一种冷冰冰的“报应”,而是从理想回归现实,实现打击与防范相统一,体现对“失足”人群关爱的“救助”观。

  性工作者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年来,“小姐”被敲诈、被虐待甚至谋杀的事件屡有所闻。对于性工作者,在承认其现实存在的情境下,如何保障她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仍期待政府决策思维的进一步转变和开放。

  林金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