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28%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24 南方日报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28%

  东、中、西三大地区差异明显,广东尚处中上游

  在上周末于京举行的“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达28.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是

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的一年。

  农村小康水平地区差异明显

  “整体而言,2001年—2005年,我国的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平均每年向前推进5.6个百分点。”郑新立指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清晰地凸现出来。从实现程度上看,中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2005年,中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比东部低2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东部低46.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分别相当于东部的51.7%和2.7%。

  据他提供的数据,2005年,东部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47.6%,已经完成了近1/2的进程,其中有7个省市的实现程度已经超过了50%。依次是上海郊区(88.4%)、北京郊区(84.8%)、天津郊区(74%)、浙江省(64%)、广东省(54%)、江苏省(54%)、山东省(50%)。

  中部的实现程度达到24.6%,大约完成了1/4的进程。相比之下,西部的实现程度虽然首次在整体上出现正值(1.3%),但仍有4个省区的实现程度为负值,依次是甘肃(-5.4%)、贵州(-6.3%)、青海(-7.9%)、西藏(-14.7%)。在郑新立看来,这标志着西部地区已经补完了2000年以前小康建设还没有完成的旧账,开始进入全面小康阶段。

  西部农村至少比东部落后10年

  从推进的速度上看,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分别比上年提升了7.1、6.3和6.4个百分点,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推进速度均比东部地区慢。

  郑新立说,由于推进速度慢,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中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拉大了0.7个百分点,西部与中部相比,差距缩小了0.1个百分点。

  他还指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较大。”基于越来越明显的差距,郑新立认为,从总体上说,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比东部至少落后10年,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落后5年左右。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们大多认为,虽然我国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慢,且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这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面临的最大难点。”郑新立说。

  根据相关测算结果,到2005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只有17.5%,比农村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低10.7个百分点,在全部18项指标中处于倒数第三位。“按照这样的平均速度,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全面小康目标只能实现70%。”

  郑新立说,近两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较快,但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他告诉记者,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就比2004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速又比去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则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6个百分点。

  “从长期看,农民增收仍然面临着经营规模狭小、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产品价格下跌、农资价格上扬、外出务工的渠道不畅等因素的制约,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认为,今后如果没有更有效的措施跟进,农民收入很有可能像影响2000年小康目标实现那样,再次成为影响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拖后腿因素。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对话

  教育养老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农村教育和养老问题严峻

  记者:不难理解的是,当前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力争促使全国的农村在经济发展上普遍取得新的突破,而且还应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方面加大投入。而后者事关长久。那么,就您了解,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的现状如何?

  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依然比较滞后,而且它已经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构成了很大制约。

  就我掌握的资料来说,2005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7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与2005年相比,今年这方面没有新的进展。

  此外,我国农村当前的养老覆盖率只有8.2%,与全面小康目标相差了50多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滞后于持续增收水平14个百分点,但实际进度还不及目标进度的二分之一。要按照这样的速度,到2020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小康的难度非常大。

  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加重

  记者:此外,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和教育、养老问题一样严峻的,就是当前农村资源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我们注意到,在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有意着力化解这方面的矛盾。

  郑新立:事实如此。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加重,集中表现在耕地保护难度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重等方面。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保证常用耕地面积的难度相当大,如何有效地保护耕地,是农村全面小康面临的一个重要难点。据我了解,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幅度比上年下降,但仍然达到543万亩,减少幅度为0.3%,耕地减少影响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在近年来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我认为,环境污染已成为引发农民上访和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