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楼市“金九银十”十大谎言 房价真的下跌了吗?(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05 中国新闻网

  9 中介暗箱遭受打击

  欺骗指数:★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直面二手房市场的政策频出,中介依旧挖空心思要钻空子。

  利用阴阳合同避税已经可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利用买卖双方信息不透明,不良中介还会采取不规范行为来窃取利益,以讨价还价的形式骗取差价也是手段。明明开价100万元的房子,中介却告诉下家需要110万。在经历一番装模作样的“争取”后,表示可以在105万元的价格成交,但由于需要“感谢”某个帮忙的关系人,其中要给两万元“好处费”,这部分钱就流到了中介口袋。

  在目前中介行业的洗牌过程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对于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的整顿,是今年宏观调控以来的重点。继今年7月份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之后,为期一年的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现金收房”等违规行为被明令禁止。杜绝市场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健康中介环境,才能避免一些房地产中介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弱化房地产调控的效果。

  10 银行信贷严格控制

  欺骗指数:★

  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号角吹响之时,银行业也表示高度关注房地产信贷风险,一边是54号文要求从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信托等方面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开发、土地贮备等贷款的发放,一边是银监会提出进行房地产假按揭、土地储备贷款及打捆贷款等三项专项检查。

  在中央精神的要求下,各地的多家商业银行也表示,房地产类贷款已经严格收缩,甚至部分基本叫停。但在中央三令五申严控房地产类银行贷款风险背后,一些“外紧内松”的迹象仍在显露,如向大型房地产企业放开信贷,对地方政府信用担保过度信赖,甚至多种地下贷款中介暗中流行等。地方商业银行打起的“小九九”令人担忧。

  业内人士指出,几年来,房地产业高烧不退使房地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随着房地产调控 “组合拳”的不断打出,局部地区出现信贷风险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更严重的情况甚至要到房地产退潮时才能被发现,那时就悔之晚矣。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柯鹏 于兵兵 唐文祺 李和裕)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