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刊:香港旅游业招牌蒙垢后不能再“砂锅捣蒜”(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1:08 中国新闻网 | ||||
资料图:根据香港入境处的数字,二00六年国庆黄金周访港的内地旅客接近三十九万,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八。中新社发 洪少葵 摄
资料图:二00六年十月四日,澳门港澳码头挤满了由香港来澳门的游客。由于澳门消费较香港低廉,新睹场接连开张,游客趋向休闲度假,大批内地及香港游客由香港分流到澳门。中新社发 史利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他们来港只会了解外面世界而非为享乐。香港有没有为他们提供价廉物美的选择呢?非但如此,如黄金周一来,各家酒店纷纷涨价,一副“宰你没商量”的姿态,吓跑了游客,酒店生意也大受影响。有有识之士多年前就建议,由特区政府支持,建一些廉价酒店,满足不同游客需要。迄今,可曾见到廉价酒店拔地而起? 此外,香港业界骨子里是否依然有种“大香港主义”?近来的听闻告诉我,受到伤害的都是我们的内地同胞。甚至有人遭受“没钱就别出门玩”的白眼。我于是有些忿忿不平:国家开放个人游,首先是为了帮助香港经济复苏,令更多内地人在香港消费,带旺香港市道,并为香港各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仅仅因为一些内地游客消费能力有限,就让他们体会冷漠和无情?这对不少满怀喜悦而来,揣着伤害而去的游客实在不公平。对香港的形象和长远发展也绝无好处。 香港旅游的招牌不能一再蒙垢。解决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寻找办法,共同提高质素,更需要有章可循。业界要加强自律,加强管理;监管部门,也需要更有作为。如果到现在还仅仅把责任推向“零团费”,推向内地,甚至简单地推给某个导游,乃至某一家旅行社,而不是从规范市场等根本上解决问题,“青海团”的遭遇难道不会重演吗? 来源:香港《紫荆》杂志 作者:郝行 [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