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河北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专题 > 正文

评论:市场监管不能成“色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4:0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骇人听闻的致癌染料苏丹红再次现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石家庄一起用工业染料喂养鸭子,使鸭子产下含苏丹Ⅳ的红鸭蛋事件,看后令人毛骨悚然。(13日《新京报》)

  有专业人士说,消费者选择食品应尽可能地避免“好色”,是防止病从口入的最佳方法。但在食品种类越来越异彩纷呈的今天,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掺假制假手段让消费者又能够有多少“原生态”食品来选择?专家们让消费者“戒色”,实在是一种滑稽而无奈的告
诫。

  商家昧了良心大赚黑心钱财,固然要痛斥。但商家的逐利本性,显然不是单单依靠痛斥就能够节制得了的,必须要加大黑心商家的违规成本,让其为其黑心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频频发生的有色食品制造的恐怖,给消费者对食品“好色”当头一棒。从教训的角度看,这可能会让消费者对有色食品小心谨慎,以色为戒了。但是,人们现在最为担心的是“红心鸭蛋事件”,能否引起有关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各种有色食品,能够时刻保持

食品安全警惕?如果市场监管对有色问题食品的辨别能力患上“色盲症”,那才真正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因此,消费者“好色”并不可怕,关键是在这些有毒有害的歪食品面前,有关监督部门不能是色盲!

  梁奇 (广西公司职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