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方周末“后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15:12 南方周末

  “后窗”版是《南方周末》与读者沟通的一个平台,读者的声音是报纸的维他命,总是让我们充满感恩。

  前些天,我们将一份特殊的礼物,寄给了各地的一些《南方周末》忠实读者,出乎意料的是这份礼物的受欢迎程度;更没有想到,因为这份特殊礼物,还引来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这份特殊礼物就是刚刚出版的《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后台》是南方周末内部刊物上一些文章的结集,披露了新闻背后的诸多“隐情”,以及新闻后台操作的一些“秘密”。

  新闻同行与学院派大多聚焦于这本书所体现的“新闻专业主义”,但更多的读者则津津乐道于《后台》的“可读性”。陕西读者刘进说:阅读《后台》就像闯进手术室看生命的分娩,好奇又充满期待。一些读者说:拿到《后台》,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号称“在路上”的《后台》很适合“在床上”看,《后台》“很好看”,可以说是从一个独特角度展现了中国的现实。

  对《后台》,诸师友或盛赞,或指谬,或给予中肯的建议,在此一并称谢。因版面有限,这里刊出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的讨论。欢迎各位对南方周末,对《后台》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建议。

  当后台比前台还精彩

  长平(《南都周刊》副主编)

  多年以前,我去北方一个朋友家过年,目的是体验和旅游。结果十多天时间我全窝在他家里,不肯出门。朋友的妈妈对我颇有看法,觉得这个年轻人因为怕冷和懒惰,没有去实施原定的计划。

  窗外大雪纷飞,的确比我预想得更冷。但是让我改变计划的,是一些火热的东西。朋友的父母都是一家大媒体的高级记者,我在我睡的卧室里发现了整套内参。出于好奇,我读了几篇,随后就上瘾了,欲罢而不能。此前我对新闻报道向来不感冒,觉得都是八股文。然而,这些内参让我大为惊讶,原来记者也在背后写着热血沸腾的文章。

  我坐在朋友家的地板上,贪婪地读着那些内参。我至今都还记得它们的模样和性情。内容上非常精彩,要么是大案要案,要么是村民械斗,要么就离奇古怪;文本上,虽然也很克制,但作者往往饱含感情,描写生动,议论精到。总之,既有好故事,又是好文章。

  那是我第一次深入地接触新闻——严格地说,那不是新闻,而是一种奏折——简直被它震撼了,虽然我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当记者。

  若干年后,我再次见到朋友的妈妈时,是作为去当地采访的《南方周末》记者。我们吃饭,喝酒,聊天。事后她打电话给儿子说:他变了,当时我低看了他。她的意思是,我没有她印象中那样怕冷和懒惰。

  如果精彩的新闻都在内参上,那显然是不理想的。因此,当我拿到由《南方周末》内部刊物文章辑集而成的《后台》一书时,并没有抱着这样的念头。

  不幸的是,《后台》中还是有相当多的精彩故事。好在,这并不是它的全部,甚至不是它的主体。

  后台的神秘感

  关庆丰(北京青年报)

  拿到《后台》,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南方周末》的很多报道,普通读者读着精彩,但在我这个入行不久的新闻人眼中却有种神秘感。

  写作高手李海鹏是如何在采访中获得令人惊叹的细节的?南周动用怎样的重量级资源请到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做专访?为什么冷漠的地产大亨任志强能和南周记者聊那么多私事……阅读《后台》,是一个愉快的解谜过程。

  作为一个新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比如,见惯了各种灾祸,采访时,面对生命的消逝我变得有些麻木,看朱红军的“当一个生命倒在我面前”,我心里一震,对,他所表达的就是我难以释怀的。还如,在写作上,事件、人物要放到坐标系中比较,报道人名、头衔名称甚至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原来南周的记者也在注意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还是让“那些见鬼的编辑失业去吧”!……阅读《后台》,是为自己的新闻操作理念和写作技巧补课。

  个人觉得,《后台》里激发我思考最多、读起来最过瘾的是“‘天使·魔鬼’之争”。

  一篇稿件引发的内部争论,记者的发言都很精彩,让人们看到了南周的功力。的确,看似简单的新闻原理,在操作中会遇到各种特殊的情况。记者们的激烈争论,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5个W和1个H”以及在中国操作新闻的尺度。类似的业务探讨,不仅可以让新闻人受益,也会给憋在房间里研究新闻的学术界带来启发吧。

  真心感谢这本书的出版,能让我这个入行不久的新闻人学到这么多实用的东西。对我来说,《南方周末》意味着“启蒙”,不光是对普通读者的启蒙,也是对中国新闻人专业素质的启蒙。建议多搞些推广,让更多的新闻人受益。

  让我们永远保持尊敬

  李浔阳(读者)

  章诒和在文章中提到:她有一次看李小春演《闹天宫》扮相太漂亮了,忍不住去后台探望,却看到刚下舞台的李小春“脸色惨白,全身如水洗……只朝我点点头,连招呼的气力也没有了……”我记得书中这个细节,因为小时候看戏也曾忍不住去过后台,台前与幕后的反差给我的震撼至今难忘。

  后台的故事呈现了一个行业真实的境况,有时候不了解幕后,你就很难理解台前。《南方周末》推出揭示其新闻操作背景的《后台》,为读者理解这张报纸打开了另一个通道。就我个人而言,书中展现的南周人对新闻的取舍和思考,他们对新闻规范的坚持和对新闻价值的追求,甚至比公开见报的文章更有所启发。

  作为一张影响全国的报纸,南方周末的影响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也许可以写一本书,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简单说来,我觉得首要在于南周人有诚实做新闻的精神。“修辞立其诚”,这好像是做人做事的常识,但谁都知道今天中国新闻人做到这一点何其难。颇有意味的是,《后台》首篇谈到的是一次没有结果的采访,原因不是记者比别人少掌握素材,也不是记者和编辑比别人笨,缺乏提炼主题的能力,而是在衡量新闻事实与主题的关联度后,主动放弃了。在这个流行“策划”的时代,做打动人的新闻只需要一点激情的姿态和貌似深刻的思考就够了,但真正让人尊敬的新闻,却是那些诚实面对事实和职业良心的少数派。

  《后台》展现了南周内部新闻业务探讨的氛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值得赞叹的。没有精彩的舞台表现,很难让观众关注后台的故事。而《后台》的精彩,无疑是南周影响力最好的注脚。然而,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表面怎样,实际又怎样的差异,相信《后台》所展示的仅仅是南周很小的一个侧面。走过青春期的南周,正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一样面临自身的发展和转型。作为读者,我希望南周人能够继续尊敬自己的职业,尊敬读者的期待和判断力,在这个娱乐至死和赢家通吃的时代,为新闻业保持一点体面和尊敬。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南方周末》的《后台》提供了一个优秀媒体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进行新闻实践的范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弥足珍贵,往往比一般理论更具生命力。以此为例,企盼有更多新闻同行能把他们的新闻实践和思考加以总结和升华,促进创新,增加活力。

  ●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后台》是一本相当好的书,可以说是那些想从事深度报道的作者们的必读著作。我已决定将此书列为本院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必读书了。

  ●李甬(网易总编辑):了解《南方周末》的成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其他媒体的产品比较,另一种是与它自身的生产条件的比较。《后台》让我们看到南方周末贡献了最好的自己,同时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网络媒体主要是在媒体的基础上工作,我们不光要对南方周末的记者编辑们这样艰辛而光荣的工作致敬,还要致以发乎内心的感谢。

  《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选目

  ■杀人现场:不可能完成的叙述?鞠靖

  我始终相信翻检垃圾是一名记者的必杀技。

  这个杀人现场的保护方式让我觉得非常蹊跷,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可以自由翻检,惟一上锁的是那个嫌犯的房间,但是却没有贴封条,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砸开这把锁而不用承担责任。

  ■我的手被裴勇俊粉丝狂摸袁蕾

  采访完裴勇俊之后,走出来满地都是粉丝,她们——而不是他们,问我是不是刚刚采访完裴勇俊,我说:“是。”她们就迅速蹭到我身边,企图闻我,还有些人问我有没有跟裴勇俊握手,当得到肯定答案之后,她们拿起我的右手开始摸起来:“这是裴勇俊握过的手啊!”

  ■“肉感”写作吴蔚

  如果把新闻比成女人,至少会有两种类别:骨感的和肉感的。

  ■和任志强过招戴敦峰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总会给你留一扇窗。我的这扇窗子就是任志强年轻的秘书。

  ■马加爵:一个《南方周末》曾经的读者成功

  “你们终于来了。”海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李主任告诉我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昨晚审讯快结束时,马加爵反复几次向审讯人员提出要见南方周末记者,要接受你们的独家采访,要说说自己的作案经过、心理历程和逃亡情况。”

  ■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李海鹏

  在这个报社,记者们常常在预料到某些报道无法发表之际,仍然听命于编辑部,按时赴事发地去做明知徒劳的采访。我并不认为这是“纪律”所致,除非这一纪律恰如康德所谓之“心中的道德律令”,出于自由,而非他由。我相信中国文化中的最好的精神传统:“士”要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只是喜欢的事。

  

看南方周末“后台”

  《后台》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发行热线:(020)87373998-8502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