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昆曲,600年后品格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14:34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面对“越拯救越速朽”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许我们应该有新的思路和眼光,为其寻找一个全新的存在方式

  ★ 本刊记者/丁尘馨(文) 刘震(摄影)

  北京东二环一角,近日连续招引来不少文化名流纷纷前往,不仅姜文、陆川、汤灿,还有如二胡演奏家宋飞、笛箫大师张维良、歌剧女高音黄英、作曲家吴祖强、指挥家卞祖善、杨振宁夫妇等等,他们来到南新仓这个北京新兴起的文化商业街区,为观赏一出“厅堂版”的昆曲《牡丹亭》。

  不论是受邀或因朋友介绍而至的,还是特意购票前往的外国人,看罢皆感满足而意犹未尽,500平米的“厅堂”内,几百年前妩媚和愁绪,真切到触手可及;相隔几个朝代的一颦一笑,在两个小时间仿如跨过时空在现场“复活”。

  如何变陈朽为格调

  《牡丹亭》驻演在“皇家粮仓”,仓内面积仅为500平米,仓高约10米,设计精致简洁。演出复原了明代昆曲“家班”的形式,观众仿若在小剧场,乐师围坐中心四个立柱周边,以明代服饰装扮,沙发或靠椅半包围地环住了仅百平米大小的舞台,没有扬声器和录音伴奏,所有音效演唱全由现场完成。

  这种厅堂内的昆曲表演样式,已完全不同于自民国晚期以来中国戏曲的三面墙的舞台表演,而是复原了昆曲最原始的“私家园林范式”——昆曲诞生于园林之乡,最早便是大户人家邀请知己同族雅集宴饮时,提供娱乐消遣的时尚。

  “皇家粮仓”所在的南新仓作为明清两代官府粮仓之一,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明永乐7年(1409)建于元代北太仓旧址。现存仓廒9座,是目前中国北京现存的最完整的历史仓廒建筑群。如今和周口店遗址、中南海、元大都土城遗址、北京鼓楼、故宫、天安门、天坛、地坛、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同属一个级别的文物保护遗址。它因地处北京市中心的一角,在四周耸立的高楼间显得尤其特别。

  “600年历史的遗址中上演着600岁的非物质遗产”,这个奇妙的嫁接,立刻使一个无生命气息的远古建筑和一个将朽的古老戏曲,变成了穿过时间隔离的活物,在现代人面前延绵着几个朝代的烟尘旧梦、续未了旧情。

  全仓仅有座位数58个,票价暂时定在580元~1980元之间,小阁楼的8人包厢则以万元计,这里当然成为了全北京“最小却最昂贵的”遗址剧场。前往粮仓看昆曲的人,除了当晚获得一份免费自助外,还配以一套精心设计的《牡丹亭》首日封、纪念邮票、节目册和昆曲的折扇。

  把高档消费做成一种文化,这在概念化生存的当下,走了一招聪明的棋。

  当创意照进传统文化

  在承租皇家粮仓的时候,《牡丹亭》的出品人、总监制王翔并没有想清楚这个地方可以拿来做什么,“那时候,就是纯粹对这个建筑非常感兴趣,觉得像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一样,充满了伫立的很伟岸的感觉,就先奋不顾身地把它租下来了。”一年200万元租金,他签下10年的使用合约,因为合同是南新仓的第一份,王翔得到了两个位置最好的粮仓。

  当时这个永乐7年的皇家古建筑,和源起于苏州的昆曲没有任何关联。

  而那个时候的王翔,对昆曲也一无所知。生于60年代后期的他坦白说,自己这一代同样是“对整个传统戏曲非常排斥。”家住在建国门的他,旁边就是长安大戏院,他却从来没想进去过,也不认为没看戏是一种遗憾。

  对粮仓的装修改造过程中,王翔意识到应该装一个什么文化项目进来,因为如不然,它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形态,不能赋于其新的内容和感受。从那时起,他开始着手找和粮仓类似的可匹配的东西。

  2006年6月,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王翔观看了在民族宫大剧院的一场相关晚会,第一次看到“青春版”《牡丹亭》中“惊梦”片断,看完后,他很快确定,应该把昆曲装进粮仓来。“因为它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对得上的:时间上,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和粮仓一样都有600年的历史;其二,京航大运河从江南运来的是粮食,同时也会有文化的东西,粮仓作为京航大运河的终点站,也将成为这个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关于昆曲背景的灵感,来自于6月份前,他刚好买了一本和昆曲有关的书。

  有了这个“南北对接”的想法后,王翔非常激动,觉得在一个遗址里装一个遗产,从没有人做过这个事情。而且,一个是有形的建筑遗产,一个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非常有意思。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