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高考作文岂可让考生充纸面上的硬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15:40 中国网

  作者:吴祚来

  有言道,得作文者得高考。直到今天,我想起高考总是心有戚戚,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我的高考作文题是对“达芬奇画蛋”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语文老师对我的语文分数存疑,他去查了我的高考语文试卷,发现我的作文分为14分(作文满分为40分),令我汗颜不堪。

  有趣的是,去年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新京报》评论版约我写当天的作文题:《北京的符号》,望着这样文化意蕴深厚的作文题,直让我身上冒冷汗,并暗骂出题者用心之“险恶”。这样的题目看起来写作空间很大,可以抽象可以具象,可大而化之可以小见大,但真的写起来,却难找行文的起点与脉络,因为我去年为报纸拟写了高考作文,才有如此深切的“心理体验”。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是《春夜细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较之去年作文题,这个题目对考生显得亲切友好得多,既可让学生们玩味古人诗歌意境,又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写出对春雨之夜的心理感受,如果说有什么缺憾的话,就是有些过于阴柔,容易让学生走向矫情。

  上海的作文题是《必须跨过这道坎》,这道坎是个什么坎,每个人心里都知道,高考本身就是一道坎,写作文对一些学生来说,也是一道坎,尽管写作空间较大,但题目太实,容易写得流俗落套,更易让学生在作文里喊口号表决心,为做强者充纸面上的硬汉。这就如同当年愚公必须移山一样,要世世代代挖山不止,但换着思维看,不移山将家搬出山外去难道就不行吗?有些生活中的坎坷必须跨过去,有些可以绕过去,有些甚至可以回避掉。浙江的作文题是《行走在消逝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这篇作文题有些发古人之幽思,需要人文情怀,还需要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作为辅垫,要通过作文升华自己的情感,比北京的作文题难度系数要高一些,也更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会令人有些伤感,在紧张的高考作文之时,让考生们突然沉浸在这样一种情绪中,形成一种反差,这样的题目对于人文修养稍深的考生,会是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纵横古今,阐发幽微。

  有可能引发争议的是辽宁的作文题《我能》,这与一家著名电讯广告词一模一样,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故意而为之?只有命题者们知道其中内情。

  这样的作文题也是直白明了的题目,与过去学生们经常写的“我的梦想”一样,具体极大的写作空间,人的写作能力几乎与人的想象能力相等同,“我能”还可以囊括过去之“能”、现在之“能”与未来之“能”,这样的题目与上海的题目一样,容易让考生“上当”,就是在作文时自我膨胀,如果不将自己写得强大,显示不出自己之“能”,如果展示一个平凡的自我,则作文也显得平凡而无亮点。严格说来,这样的题目不是好的题目,它展示的不是个人的作文表达能力,而更趋向于展示一个人的意志力与想象力,甚至是超出个人实际能力的一种虚夸性表述。极易使学生陷于两难之境。(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