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大力扶持 外来青工文学创作中心揭牌(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4:4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对话外来作家

  

  王十月:

  记忆中乡土是纯美的

  王十月1999年来广东打工,先后在佛山、深圳等地工作,做过工厂搬运工、车件管理、内刊编辑等工作。先是业余时间写作,处女作发表于2000年,从2004年开始成为专门的自由撰稿人,写文为生,现居于深圳。其作品频频见诸国内各大文学期刊,2006年《人民文学》杂志曾连续三期发表他的短篇小说。

  记者: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你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呢?

  王:我是一个农民,在已走过的生命中,恰好有一半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另一半的时间,在城市打工。我有限的写作实践,也基本上是以这两种生活为素材的,一个是乡村生活的记忆,一个是打工生活的记录。虽然我念书只到初中毕业,但也许是因为曾经爱好古体诗和绘画,我在后来的打工生涯中经常遇到愿意为我提供阅读和进步机会的文化人,让我看了很多书,并有一个关于文学的梦想。

  记:在你的作品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王:在我的乡村记忆中,乡土是纯美的。当我对人生有了一点点洞察力,开始感受到乡土的破碎与在这破碎中坚守的苦难时,我又离开了乡土。于是,对乡土的回忆,成了治疗我打工生涯中孤独时的一剂方药。所以我笔下的乡土,是我记忆中的唯美的世界,我写一个乡村老头因为怀念过去那开满鲜花的湖泊而离开了家,去寻找梦境中的湖泊的故事;我写一个农民突发奇想,梦想着教自己的牛跳舞,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的故事;写一头驴,要听人叫他爹才肯干活,因此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我的写作,大多是有原型的。只是我在选择原型时,选择了那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坚守者。他们是中国乡村最后的守望者。我深情地描写他们的精神状态。至于打工生活,那也是我迟早要写的东西。不过我现在宁愿放一放,让这段经历沉淀一下,或许更佳。

  记:你的近况怎么样?有人称你是“外来工文学”的代表人物,你怎么看?

  王:目前我住在深圳一个简陋的城中村里,写文为生。也不是找不到其他工作,我感到很强的紧迫感,起步已经晚了,需要心无旁骛地投身写作。我挺喜欢广东,可能会选择终老于此,这里的包容让人自在。

  本报记者邓琼

  

省作协大力扶持 外来青工文学创作中心揭牌(2)

  上一页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