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履安父女:封为女版金庸 尽情快意恩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6:27 中国新闻网

  

访陈履安父女:封为女版金庸尽情快意恩仇(图)

  陈履安说,以前引导女儿陈宇慧看武侠,害她写出八十万字的武侠小说,他也得全看完,这就是因果。

  

访陈履安父女:封为女版金庸尽情快意恩仇(图)

  小时候陈履安常逗着陈宇慧玩,太太曹倩是最佳摄影师。

  中新网8月21日电 三十四岁的陈宇慧有个“香港荷兰银行董事”头衔,生小孩的坐月子期间,创作出八十万字武侠小说《天观双侠》,勇夺中国大陆举办的全球华文新武侠小说大赛首奖,一鸣惊人。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陈宇慧笔名“郑丰”,不知情的读者以为“他”是豪气干云的男作家,知道其女性身份后,网站留下一堆惊叹号,媒体也封她“女版金庸”。另一个惊叹号是,她是台湾前“监察院长”陈履安的女儿。

  陈履安自参选二000年“大选”后,就淡出政坛。但因女儿获奖重出江湖。除了帮女儿打书,更重要的因缘是,要不是当年他鼓励孩子看武侠小说,华人圈可能就少了这位才艺出众的“女侠客”。

  问:陈宇慧银行工作很忙,又有四个小孩,怎么会想要写武侠小说?

  陈宇慧(以下简称慧):我爱看武侠小说,最爱金庸,但他封笔了。我也喜欢写东西,所以干脆动笔把自己放在武侠世界里,编些故事,也继续做我的武侠梦。

  陈履安(以下简称安):从小我就爱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这些是一定要看的;大一点就看《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到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念书才开始看金庸。好怀念那段功课忙又非要抽空看武侠的时光,尤其是看完武侠不必写报告!

  当时金庸小说在报上连载,那时代没复印机,大家靠手抄本交换心得。

  我们学工程的很呆,一定要把小说中的武功招式演出来看看真不真实;一实际演练,就发现其它作者的小说中,两人打来打去,越走越远,背对背了还在打!可见作者不用心。只有金庸的小说中规中矩,所以特别佩服他。

  问:小时候听过爸爸讲故事吗?

  慧:爸爸以前很忙,妈妈比较常讲。我排行老四,现在我有四个孩子,很知道老四受什么待遇,哈!新手父母对老大不会带,全副精神都放他身上;到了老四,基本上是不管他。

  安:她前面三个是哥哥,她是头一个女儿,我们是当老大来疼。(慧:他们是这么说啦!)宇慧出生时,我正参与台湾的开创期,各行各业充满信心,我们在政府做事也忙。我重视孩子教育,但没像现在要孩子挤进什么学校;我的孩子里,特别是她,从来不必担心她的课业问题,天生就会念书,很懂事,会自己照顾自己。

  慧:倒是他爱看武侠小说,从我们识字起,爸爸就拿武侠小说来:“这书很好看,你们看看吧。”

  问:谈谈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

  慧:小时候父亲很少和我们在一起,太忙了;我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不觉得被忽略。

  安:我都是下了班抱抱她,逗她玩一下。平时上班忙、应酬多,不该去的应酬也多,反而疏忽了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也许正因为没有我们的干扰,她才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哈哈。

  放下嫉妒 武侠很有味道

  问:陈宇慧写武侠小说的意义是什么?对女儿作品的评价如何?

  慧:武侠小说讲的是古代名川大山的事,内功、穴道一些武功也是有的,在这真实基础上创构幻想的社会,可以自创帮派、人物,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空间。

  这些人物在小说里表现出为朋友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等真性情,很少有现实的包袱和限制,写这些快意恩仇,沈浸武侠世界的感觉很开心。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