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正面回应产品质量问题 反对妖魔化中国制造(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58 国际在线

  中国船舶:细节成就顶级巨轮

  继续关注中国制造。说起中国船舶这个公司,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在股市,中国船舶这支股票可是大名鼎鼎,它是A股中第一支突破200元的股票。这支大牛股背后的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产品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相信很多股民都会很感兴趣。

  记者说,在造船行业,有两种船被公认为是建造难度最大,一种是豪华游轮,一种就是液化天然气船,如果把造船行业比做一个皇冠的话,那么,这两种船就可以说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尤其是液化天然气船,一直以来,只有日本,韩国以及少数欧美国家可以生产,但是现在,就在我身后,我们国家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马上就要建好了,不久之后就要开始它的处女航行了。

  所谓液化天然气船,实际上就是天然气运输船,由于天然气容易挥发,而且非常不稳定,在气体的状态下进行运输,任何一点闪失都会引发爆炸。因此运输天然气必须要经过零下163度的超低温压缩处理,把天然气从气体转变成液体,体积压缩600倍后才便于船舶运输。在整个的航行中,船舱的温度也必须一直要保持零下163度,而这恰恰正是建造液体天然气船最主要的技术难点。为了了解这其中的奥秘,记者踏上了这艘即将建成的液体天然气船。

  由于运输的是极低温度的液态气体,因此建造存放液态气体的储气舱可以说是制造中的最大难关。为防止液化气体泄露,一种叫做“殷瓦”的特殊金属材料被选作储气舱的内防护壁,直接与这些温度极低的气体接触。整个舱内的防护壁就是由这些金属薄板一块块焊接起来。

  记者说,您看我身后的这些不锈钢,他们非常敏感,只要沾到一点汗,马上就会生锈,从而导致整个这块板子报废,而且这种不锈钢的板子非常薄,只有0.7毫米,因此,焊接他的工具也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焊枪不一样,他们用的都是我手里的这种小型焊枪。

  工人告诉记者,如果汗水沾到了一块钢板上,那么返修的工时至少需要1000个小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有的焊接工人都必须戴着羊皮手套进行工作,他们都经过专门的培训,一个人的培训费就超过10万。而更让记者惊讶的是焊接工人每天上班前的例行检查,严格的程度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这就是焊接工人每天上班前都要填写的身体检查表,上面一共有67项身体指标,比如头疼,失眠,视力下降等等,此外,就连掉头发,牙齿松动也在填写的范围之内。如果一个焊接工人出现了这其中的任何一项,甚至是和女朋友发生过口角,船厂都不会让他当天参加焊接工作。每天,工人在填写完表格后,还必须要先焊接出一段样品,让检验人员检验,只有焊接合格的,工人才能进入船舱工作。

  工作人员说,“这个材料特别特殊,而且特别薄,你要是情绪不稳定,或者精神不集中就会焊接失败,所以必须要这么严格的检查。”

  记者注意到,整个仓体长大约是40多米,宽是20多米,有四层楼这么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象这样的船舱,在这条船上一共有四个。长达130公里的焊缝全都要靠工人手工焊接。全部焊接完成的话,需要60个焊接工人花费3个月的时间。

  现在您在画面中看到的这种木头箱子,它承担的就是为储气仓绝热的功能,5万只木箱在不锈钢表面的外围组成一个庞大的保温绝缘罩,在冷热环境下都不会发生变形。为了彻底的与外界隔热,这些箱子之间的安装精度全部都控制在0.5毫米,相当于两张白纸的厚度。

  工作人员说,到到保温的作用,一般可以保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航行距离长的话,我们还在仓里会增加一些制冷装置,来帮助保温系统维持在超低温。

  完成了储气舱的装配以后,这艘液化天然气船就算是基本完工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九月份,它就将开始真正的下水试航了。这样的一艘液化天然气船可以运送14万吨体积被压缩了600倍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解压后,体积可达9000万立方米,可以供上海市民使用一个月。

  当然,这艘船的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每艘船的价格都在1.6亿美金以上。目前,中国船舶总公司已经得到了5艘液化天然气船的订单,船上采用的这种低温维护系统也已经获得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船级社的认可证书,2008年初,第二艘船也将交付使用。

  振华港机:“举”起世界70%市场份额

  我手里拿现在拿着的是一个起重机的小模型,准确的说应该是港口专用起重机的小模型,您可不要小看这个设备,现在它是全球热销的产品,最少600万美元一台的港机,全世界的买家想买它还要排队呢。

  这个设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还是看看记者在生产它的振华港机公司都发现了什么。

  现在您看到的就是振华港机生产的港口专用起重机,它是做什么用的呢?当船到达港口以后,就是通过它来进行集装箱的装卸工作,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的起重机每次只能运一个集装箱,而它一次可以运两个集装箱,那么,它的工作效率到底怎么样能,我们让工作人员给我们演示一下。

  在现场记者看到,起重机的每只大手都相当灵敏,无论两个40英尺集装箱是高低不平、还是呈“八”字形放置、吊具都可以随机应变,进行调节后将集装箱抓起。

  记者说,刚才我们做了一个小测试,在15分钟内,这个机器一共吊了25只集装箱,按照这个速度,一个小时就可以吊100个箱子,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的起重机每小时最多只能吊35个集装箱。

  凭借着这个能干的港口大力士,振华港机得到了业内同行的关注。2005年,阿联酋迪拜港一次性订购了10台这种起重机,创下了每小时装卸104箱的世界纪录。这个活广告在世界各大港口引起轰动。从06年开始公司先后收到新订单100台,总价8亿多美元。

  记者说,这里是振华港机的展示厅,不仅陈列着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模型,而且还把所使用的零部件也全部陈列出来,这些部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部都是中国制造。

  不仅如此,振华港机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终身保用的承诺。也就是所有的产品,振华港机都保障客户可以终身使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港口起重机生产企业提出过这样的质量承诺。那么。振华港机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确保自己的产品质量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开始了一次港口起重机的制造之旅。

  要让起重机一次吊运两个重达80吨的集装箱,钢材抗拉伸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记者首先来到的是钢材检测中心,这个部门是生产环节的第一关,凡是生产中要使用到的钢材料都要在这里进行拉伸试验。钢材样品放到机器中之后,拉伸机要模拟起重机在吊装货物时各个部位钢材所承受的拉力,这个机器最大可以对钢条施加100吨的拉力,通过计算这些钢材的各种拉伸数据,来对钢材进行测试,

  接下来,合格的钢材就会按照设计图纸的样子被切割,起重机生产对于零部件精密度的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切割出来的钢板与图纸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值,很多钢板都是通过水下等离子切割机完成切割的。这就是水下等离子切割车间,水下等离子切割出来的钢板不但切口平滑,钢板不会发生形变,最主要的一点是误差非常小,一般只有2毫米。

  现在就进入到了组装阶段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港口起重机每天都会承受上亿吨重量的考验,任何一个焊接上的小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当这些切割完成的钢板被焊接完成后,还会有专门的探伤工人对所有的焊缝进行检测。

  最后就是给起重机刷油漆了,振华港机对于油漆的承诺是20年不会出现掉油漆的现象。这里就是油漆实验室,所有的油漆产品在这里将经过严格的测试。

  实验人员说,我们这个机器可以模拟现实状态的下的各种天气和气候,所有的油漆都要在这里经过5000小时的测试,相当于现实时间的30年.

  经过这些步骤后,一台港口起重机就可以出厂开始工作了.不过我们看到的只是制造过程中的一部分,目前,振华港机已拥有20多项重大核心技术,30多种新机型,在材料、设计、电气、液压等领域,振华港机全部采用了国际标准,并且获得了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多种国际认证。

  如今,在全球的著名港口,从加拿大温哥华到美国的长滩,从巴西桑托斯到德国汉堡,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都能见到振华港机。上海振华港机公司(ZPMC)占世界港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产品出口到37个国家的70多个港口和码头,连续6年的订单数居世界集装箱港机业榜首。

  西安飞机:给空客飞机插上中国“翅膀”

  刚才我们跟随记者体验了两家中国企业制造的高水平。一个说的是船舶一个说的是港口设备,接下来我们要体验的,是飞机零件制造,确切的说,是制造大客机的机翼的主体部件。

  现在,空中客车部分机型的机翼主体部分正在西安的飞机工厂里制造,第一批已经在7月交付。这是空客首次把飞机重要部件的组装交给外部的供应商来做,中国由此成为空客在英国之外第一个生产机翼翼盒的国家。

  从今年年初开始西飞为空客制造首架机翼翼盒,并在上个月完成了首架机翼翼盒的组装和交付。这架机翼翼盒单侧长近17米,是迄今为止中国航空企业生产的最大的空中客车飞机部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生产难度最大的部件。

  记者谢麟说,现在在我面前摆放的就是一架空客A320飞机模型,这架飞机的机翼是由前缘、中央翼盒和后缘等部分组成,目前在西飞工厂里面生产的就是中央翼盒和后缘部分,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这个机翼翼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我们首先来到的地方就是西飞公司的数控加工中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一块块这样的重达数吨的铝合金毛坯材料被送进这些先进的大型数控机床。在计算机程序的操控下,数控机床像雕刻家一样精细地铣掉多余的材料,最后得出一件件飞机零部件。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一件飞机机翼后梁部件,加工完成后重量大约是150公斤,而加工的原始毛坯料却重达3吨,也就是说材料利用率只有2%左右。花费如此高的成本,是为了保证飞机部件的高质量。

  西飞数控中心研发室主任郑小伟说,虽然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但飞机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些经过数控机床加工好的部件涂上一层保护漆后,就正式成为飞机机翼的零部件,它们将被送往下一个工厂。

  记者说,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西飞的601工厂,刚才我们在数控中心所看到的加工完的一些部件将会被运送到这里来,在这里完成机翼翼盒的组装。

  一进入空客机翼翼盒的装配线,记者首先看到工人在装配一个机翼前缘部件。工程师介绍,西飞与空客的机翼合作项目始于1999年,一开始就是从给空客加工这样的机翼小部件开始。

  西飞空客机翼项目经理盛君琪说,从这个标识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架飞机是第250架飞机,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完成了250架这种组件的装配和交付。

  在总装型架上,记者看到一个新的空客飞机机翼翼盒已经初具规模,据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绍,光是在机翼翼盒总组装的环节,就需要打15000多个孔,铆同样的多的钉。这15000多个孔眼,哪怕是只有一两个孔眼产生一根头发丝大小的偏差,都可能会导致机翼产生裂纹。

  西飞公司工人宋睿说,相比较我们这个飞机采用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工艺新方法,通过这些新工艺新方法我们的飞机质量更好。

  西飞把这种新式仪器用在了孔眼的定位上,使得孔位的误差少于0.01毫米。为了保证所有制备的孔严格符合要求,工人们首先用刀具在试验性的铝板上制孔,当每一把刀连续制孔合格率超过10个以上,才会在正式产品上使用,以确保质量。

  对于中国制造的空客飞机部件,空中客车公司常驻在西飞的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空中客车公司常驻西飞工作组代表拉瑞尔说,我们的一期二期经过多年的合作,生产的水平已经很稳定了,现在我们的三期正在学习的阶段,经过10架份的生产后,我们也不需要在这个地方继续指导,经过多年的合作,西飞能够100%完全理解空客对产品的要求,能制造高端的产品。

  根据此前与空客的协议,西飞获得了250架份机翼翼盒的订单。一架份包括左右两个翼盒,价格为175万美元。西飞将在两年内逐步将产量提高到每月生产4架份。目前,在西安生产的机翼翼盒目需要运到英国组装襟翼、副翼、浮动板等零部件,以及完成系统集成等技术加工。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副董事长孟祥凯说,其实完成了机翼翼盒的制造,整个机翼就没有多少难度了,最核心的技术就体现在机翼翼盒的制造上,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合作的第四阶段,就是生产整个的机翼,这个工作我们正在洽谈中,技术的评估正在进行。

  一旦由西飞来实现机翼的完全制造,将来位于天津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总装线将可以直接使用西飞制造的机翼,大大节约成本,而西飞也将具备大飞机机翼的完全制造能力。

  目前,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支线客机ARJ21飞机正在上海进入总装阶段,将于明年试飞,其中西飞承担了前机身、中机身、中后机身和机翼等关键性结构部件的制造,占了制造任务量的60%。

  海尔:“砸”出来的硬品质

  提起海尔,就不能不提它的发家史。22年前,为了让员工重视产品质量,张瑞敏就带领员工砸掉了自己厂里生产的76台不合格冰箱。张瑞敏抡起大锤这一砸,也让海尔的质量开始出现大的飞跃,一个小小的集体企业,如今发展成了营业额超千亿元的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可以说,没有张瑞敏当年那一砸,就没有今天的海尔,不过几天前,当我们的记者来到海尔时,却再次看到了砸冰箱的场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说,20多年前,张瑞敏砸冰箱的行为,在当时来看,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举动,他不仅砸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也让市场认识到了海尔的产品。20多年后,当我们再来到海尔的厂房时,却听见这种砸击声和撞击声依然不绝于耳,所不同的是,它已经成为企业非常平凡的一种行为,成为每一个产品在出厂前必须要面临的一次毕业考试。

  在海尔的质量控制中心,记者看到,海尔产品的各种样品都在这里经受着“酷刑”,有人在用130多公斤的铁锤重压洗衣机,有人把冰箱从斜坡扔下,还有机械手在模拟人手上万次地敲击电脑键盘和开关冰箱门,甚至还有人给冰箱盖上了棉被、给洗衣机淋起了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的这些破坏性的实验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

  海尔集团质量检测中心国际认证流程总监张少君说,实际上用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的话,我们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是应该用用户的满意、用户需求来衡量产品的质量,我们的质量评价就要从这些抱怨的问题当中来研究。”

  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检和较真,让海尔的产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当记者来到海尔产品展览室时,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绕过了海尔的诸多最新产品,而是径直把记者带到了一台破旧的老冰箱面前。

  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这台冰箱我们看到它都会很亲切,这是一个用户用了20多年,当时他买这个冰箱的时候,很难买,他还托了很多关系。他感到最好的就是20年没修过,它还可以继续用。但是他把它捐赠给海尔,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它。”

  张瑞敏告诉记者,让一台甚至一批产品质量好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保证企业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都不出差错。

  记者说,我现在是在海尔波轮洗衣机的生产车间,这里有70多个工种,在生产流水线上我们发现,每一道工序的上方都挂着这样的一份操作指导书和达标跟踪书,这个操作指导书通过照片和文字严格地规定了每一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应该达到的标准,而达标跟踪书则对这个环节中工人每个月的达标状况进行跟踪记录。

  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洗衣机事业部工艺处处长周明立说,我们给工人制定了6010看单,就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求工人,我们的质量必须达到6个西格玛,必须要零停机,还有节拍要达到10秒钟。

  在车间的多个角落里,记者都发现了这种像台历一样的小本子,它记录了这个车间里多年以来的每一次操作失误,不仅清楚地标明了出错人和时间、地点,还用彩色照片说明正确操作和错误操作的区别。

  记者说,每过2个小时下线的同类型产品中的第一台,都会送到这里进行封样检测,这台机器的所有数据都会出现在那台电脑中,工作人员会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流水线上的其他产品是否都符合标准。

  海尔洗衣机事业部检验处处长刘杰说,如果这一台有问题,那么我们往前推2个小时的产品,要全部封库查存不存在问题,在线的产品也要查问题出在哪,怎么整改,整改合格后才可以继续再生产。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海尔将为奥运会提供全套的白色家电产品,为鸟巢和青岛奥帆馆等奥运场馆提供中央空调。而这款小冰箱就是他们专门为奥运会设计的。

  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一般冰箱这里都会突出来一块,它没有,没有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声音,不会影响运动员休息。它采用的是半导体制冷技术。

  张瑞敏介绍,海尔下一步的目标,是要尽快能够远程遥控的网络家电推进市场。所谓的网络家电,就是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来启动、检查或者关闭的家用电器。

  工作人员说,如果这个煤气发生泄露,它就会报警,这个安全阀会自动关闭,同时主人就能收到一条事故提醒短信。

  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当你回家后,世界也就在你面前了,你通过家里所有操控都可以跟世界联系在一起,完全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东西,这个应该是全世界发展的方向。”:

  截至目前,海尔集团累计申请专利7000多项,是国内累计申请专利最多的家电企业。共主持或参与100多项新标准的制定,其中有国际标准提案6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5项,制定行业及其他标准60多项。到目前为止,海尔已经在海外设立了30多个制造基地,冰箱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

  温州打火机:用品质“点亮”欧洲市场

  刚才我们跟随记者观察了解了几个中国优秀企业,确实也为中国制造感到放心和自豪。中国的大企业已经越来越有国际型大企业的风貌和内涵。

  其实中国的小企业也一点不逊色。就拿打火机来说吧,温州的民营企业生产的打火机占了全球打火机的70%。

  我知道中国近年来,温州打火机走出国门的路子走的并不是非常通畅,2001年,欧盟启动的CR标准几乎关闭了温州打火机的欧洲之路。

  当时欧盟提出来,打火机要有儿童锁等等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要求,条件的确是非常的苛刻,那么,时隔五年,温州打火机却冲破了欧盟的这个技术壁垒。是什么改变了温州打火机的命运呢?

  记者说,我现在来到温州一家打火机企业的生产车间,在这里我们了解到,每一款打火机从开始生产到成品要经过七、八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检测关。我们现在看到的水中浸泡的是打火机的半成品“气箱”。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的水温已经达到了65度,气箱要在这样的温度下浸泡半个小时,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漏气就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了。

  对于打火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安全指标就是火焰的高度,在这个生产车间里我们看到,每个工人面前都有这样一个计量尺,他们要对每一个打火机的火焰高度进行精确的测量。根据技术标准,像这种普通打火机的火焰最高不能超过8厘米,正常火焰不能超过3厘米。对于消费者来说,判断打火机品质好坏还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技术员说,每一款打火机连续打十次,有两次不着火或两次以上不着火的,就是说这个产品是不合格的,单打每次要持续燃烧两到三分钟。

  技术员说,一个打火机必须要在24小时内通过10000到15000次的打火实验,通过了它就是合格的,意味着一个消费者如果每天抽一包烟的话,可以正常使用两年以上。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他们和美国ZIPPO公司合作生产的电子打火部件。

  记者说,我手中拿的就是打火机的重要部件电子打火器,为了保证点火的质量和使用的寿命,每个打火器在进入生产程序前都要经过电脑波形测试,如果显示为这样的图形,就是合格的,而出现这样的图形就要被淘汰了。

  温州打火机对于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与2001年开始的CR风波有着直接的关系。2001年10月2日,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最早接到了来自欧盟的一封函件,称为保护儿童的安全,将对从中国进口的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提出安装儿童防护锁的要求,而这项技术专利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每一款打火机的检测费用需要花费两万美元,3到6个月的时间。这对占有欧洲70%市场的温州打火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于是以日丰为代表的20家温州打火机企业联手开始应对CR。

  由于遭到中国企业的集体反对,欧盟在2003年底宣布,暂不执行CR标准。但在2004年3月提出将打火机安全标准ISO9994升级为强制执行标准,这对温州打火机又是当头一棒,他们能够闯过这一关吗?

  温州烟具行业协会副会长 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说,他们的法规在修改,我们也沿着他们修改的程序去做。

  在接受欧盟ISO9994标准的同时,温州打火机也在不断实现自身的技术突破,除已有的直冲打火机和防风打火机外,他们正在研发的高原打火机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正常点火,主要是由于它改变了出火口的结构,使喷发的气体更容易氧化。

  记者说,这是一款专门针对CR标准生产的打火机,它带有儿童防护功能,正常情况下,它的开关是被锁定的,只有拉开这个防护锁后,打火机才能够点火。

  在温州打火机的步步推进中,CR标准也在悄悄改变。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这个标准取消了两欧元的价格限制,变成了产品有两年的保质期,在欧洲有一个固定维修点,经维修或更换零部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五年。据了解,目前温州多数出口打火机企业都已经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建立了固定的维修点。应该说在长达五年的与CR标准的搏羿中,温州打火机和欧盟在品质的要求上达成了一致。

  温州烟具行业协会副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说,我们其实也学到了很多,CR法规促使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对执行标准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们也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这个门槛就迈不过去了。

  记者说,这里是温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打火机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出具的打火机出口检测报告今年五月得到了欧盟的认可,这就意味着温州打火机拿到了出口欧盟的正式的通行证。

  温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处长周国芳说,中国所有出口的打火机都需要在像我们这样的实验室经过检测后才能出口,目前我们很多产品是出口到欧洲,而在欧洲目前像这样的实验室一个都还没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