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家讲坛二九:为保文化遗产到处同官员“作战”(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11:53 金羊网-羊城晚报
“旧城改造”的概念是错误的 羊城晚报:“旧城改造”,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每座城市都在发生着的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客观现实,城市要发展嘛。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阮仪三:关键是“旧城改造”的概念是错误的。在所有先进国家,所有的旧城都不提改造,提旧城更新、旧城复兴、激活旧城。你不要切断这座城市的历史,不要拆掉旧城建新城,因为城市的记忆在这里,不要让记忆消失。 羊城晚报:官员们会说,城市建设有个土地的问题,不能够占用太多土地。 阮仪三:事实上所有城市都在向外扩张,都在占用土地,面积都大大地超过了老城。不是说老城完全不让动,不好的东西你拿掉,好的东西你保留,让它不断地延年益寿。可是在所有大城市,对旧城都是按房地产模式运作,房地产运作就是拆旧建新。毁了旧城,新城的扩张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羊城晚报:旧城的老房子很多是危房了,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必须改造老房子吧。这似乎是中国老城的客观现实。 阮仪三:中国的民居以前本来是有维修的好传统的。老城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你不修,它就烂,要常修常新。欧洲的房子都很漂亮,你仔细看一下,年年都在修,他们七年就要油漆一次。你不做,政府帮你做。做完了政府扣钱,你不交,法院就来了。 羊城晚报:这种好传统什么时候丢掉的? 阮仪三:从1937年开始就没修过了。抗日战争,鬼子来了,修什么?接着又是解放战争,打仗也不修。解放后,由于好房子全都是官僚资本家的,先是公私合营,然后房地产改造,房子的产权变掉了,不是你的了,私人没责任了。你住的都不是自己的房,修什么?再有,比如我1961年大学毕业,工资50元,第一项扣款是房租,两毛七,我住同济大学宿舍。国家收的房租养个人口都养不起,怎么修房子呢?还有,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原来住一家人的房子,包括客厅、书房、柴房、主卧、次卧……就分别住进不同的人家。比如我们家的老房子住了七户人家,客厅成了公共厨房,摆七个煤炉。这个房子就变得不合理,住得很不舒服。你一说要保护,老百姓说,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早就盼着拆烂房子,建新房,迁新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跑到苏州农村去调查,那些古色古香的太师第、司马第……住楼下的人都是文化素质很低的人,住楼上的是那些干部,他们对这些漂亮的建筑文化内涵一点都不理解。而房子的主人都跑到台湾、香港去了,怎么保护?很难很难。 羊城晚报:这就是中国老城的客观现实了,老房子确实很破了,成危房了,而老城又要保护,怎么做到两全? 阮仪三:我最近新做了一个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的项目,我们把它完整修复。修的方法不是把老百姓赶走,是让老百姓参与“原真性”的修复。特别是老百姓有点钱的,首先把产权解决掉,产权是你的,修复也就有动力。 羊城晚报:这是一个好办法,具体你们怎么做的? 阮仪三:街道的改造,“脸”是政府出,里面是自己出。政府拿了一千多万,把下水道修好,线路下地,路面重新铺过。我们把所有建筑分成五类。第一类原样保护,包括所有的文物建筑、文保单位,那都是很好的明清建筑,原样原修,一点不动。第二类重新保护,基本上是原样风貌不动,里面可以有小小的动,因为它不是文物,是优秀历史建筑。第三类可以动得大一些,这些主要是保持了传统风貌的旧建筑,是危房了。第四类是改造,就是建筑的原貌已经变化了,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种就可以脱胎换骨,给它恢复历史状态……我们做的修复方案,细致到每一块楼板,每一根梁柱。比如这个花窗有块木头坏了,把坏的挖去,在原位置补上新的。一看,这个是新修的,那个是原来的,新与旧都存在一起,这就是历史的年轮,历史的原真性。当然我们允许每家每户都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 羊城晚报: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效果,原汁原味。当地人接受吗? 阮仪三:修好后,整个古城风貌就突出了。广元市的领导说,这是我所看到的修复得最好的古城。最大的收获是老百姓非常高兴。老百姓说,古城修复了,老房子的价格一下提高了,原来1600元平方米,现在涨到3000元了。广元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有皇则寺,这是国保单位;有武则天的金像;有唐、宋、元、明、清的东西;有古栈道,就是刘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地方;还有汉代的古驿道翠云廊,中间有一段悬挂在崖上;有张飞守这驿道栽的古柏3000株,每株2000年,三四人合抱,我一看就傻眼了,就激动了;还有嘉陵江。这个保护项目体现了古人和今人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官与民的和谐。 上一页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