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哈尔滨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神舟”研发工作,为飞船成功飞天提供了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强力支撑。本报摘要报道一些哈产的“神七”部件,展示它们独具特色、勇挑重担的7种“性格”。
7种“性格”之顽强
省石化院:特种胶粘剂·预浸料扯不烂撕不碎为航天服添“铁骨”
齐智杰 本报记者 何秀丽
为减轻重量,包括承重的结构性部件在内,神舟系列飞船使用的复合型材料越来越多,这些材料都需要用胶来粘贴,这使得胶粘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中国重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中,都有省石油化学研究院的名字。
撕碎了被粘接物,也撕不开胶粘部位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胶粘剂产品作为连接工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旦粘接不牢,飞船就会发生部件飞离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产品质量,省石化院于两年前对制胶关键设备投资200万元进行了改造和更新,并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批量产品生产任务。
那么,神舟七号飞船各材料部件粘接得有多牢固?早在神舟五号发射时就已证明,即使撕碎了被粘接物,也撕不开胶粘部位。据介绍,自1993年承担“神舟”飞船特种结构胶粘剂的研制任务,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研制和刻苦攻关,省石化院已有10余种特种结构胶粘剂成功用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天线、地板、座舱及太阳能电池、返回舱、支架、仪器舱等关键部位,满足了航空航天领域高强度、低挥发、耐高低温、耐老化、耐盐雾、耐疲劳等一系高标准要求,确保了飞船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能安全行驶,多次受到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嘉奖。
零起步,一年内自主研发宇航服预浸料
省石化院胶粘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春艳对记者说,2004年,石化院承担了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的头盔、挂包下壳体及边条的复合材料预浸料的配套研究工作。鉴于该类材料在耐温性、环境适应性及力学性能上要满足太空环境特殊要求,课题组在研制之初就制定了先进的热熔法工艺制预浸料的方案。但由于技术保密,可借鉴的国内外资料少,在短短一年多研制周期里,研究人员不得不从大量的基础工作做起,这其中既需要高分子合成、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领域的知识,又需要预浸料工艺研究知识的经验和积累,还需要热熔法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等一系列的跨学科的机械领域知识。凭着对事业的执著,立足未来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发展需要,课题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研制成功了符合要求的预浸料。目前,用这种预浸料研制的“神七”舱外航天服头盔、挂包下壳体、边条满足了设计要求。
预浸料应用到航天服上有什么作用呢?曲春艳介绍说,形象地说,制作航天服用的特殊材料就像盖楼用的预制板由钢筋水泥复合而成一样。硬化后摸上去就像建筑工人的安全帽一样,但二者强度却无法相比。在高真空状态下,有一点点微小颗粒都会被吸出来,所以预浸料确保不能释放出小分子物质,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
7种“性格”之可靠
哈飞:逃逸系统阻尼器
冰城阻尼器最盼用不上
胡伟滨 记者 王方遒
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冲向苍穹的一刹那,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屏住呼吸紧盯电视荧屏,因为他们研发的产品正随着飞船升向太空。与其他大多数参与“神七”研制的人不同,他们最大心愿就是自己研制的产品不被使用:因它是在飞船发生故障时,万不得以才使用的确保逃逸系统安全运行的航天用阻尼器。
哈飞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董良告诉记者,一旦飞船在点火或升空中发生意外,逃逸系统中的逃逸塔将拉动轨道舱和返回舱与飞船脱离,抵达安全区域。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脱离速度过快,坐在舱内的航天员就会有危险。哈飞研制的阻尼器的任务就是保证逃逸系统启动后,返回舱的速度控制在航天员生理承受范围之内。设计上对这种阻尼器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阻尼器中有上百个零部件,许多部件的精确度要达到微米。
为满足我国航空事业的需求,哈飞抽调生产和技术骨干参与阻尼器的研制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了模拟逃逸塔落地时的巨大冲力,哈飞的研制人员们甚至专门铺设了一道铁轨,用高速行驶的列车来进行碰撞实验。就这样,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符合技术要求的航天用阻尼器在哈尔滨诞生了。目前,包括神舟七号在内的“神舟”系列飞船安装的逃逸系统阻尼器全都是哈飞设计制造的产品。
自“神六”起,哈飞在阻尼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增加了检测阻尼器起始力的环节。在“神七”阻尼器验收评审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表示:“用哈飞的产品我们放心”。
哈电碳厂:碳石墨材料
耐高温不变形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王媛)记者从哈尔滨电碳厂获悉,该厂为“神七”配套生产的耐高温、不变形的航空用碳石墨材料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密封和逃逸系统,对火箭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着50年历史的哈电碳厂已经成为国家航空航天用石墨材料的设计、开发、研制和生产定点单位,该厂研制生产了多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石墨材料,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表彰和嘉奖。为了完成配套任务,哈电碳厂根据航天石墨的技术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改造。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他们采用新工艺研制生产的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航空航天用碳石墨材料圆满达到了设计要求。
7种“性格”之坚忍
哈玻璃钢研究院:碳复合材料结构件
30公斤结构件载荷20吨
齐智杰 本报记者 何秀丽
自身仅30多公斤,载荷却重达20吨,哈玻璃钢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承力结构件为国内外载人飞船上使用的尺寸最大、开口最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承力结构件,承重能力毫不逊色于国外航天器上应用的铝合金材料构件。
最薄地方不过1毫米
据专家介绍,“神七”飞船的研制过程中,哈玻璃钢研究院自主研制的碳复合材料结构件,被用在了飞船推进系统的变轨发动机、氧化剂储箱、燃料储箱等关键设备的安装上,是国内外载人飞船上使用的尺寸最大、开口最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承力结构件,但其自重却只有30公斤,最薄的地方不过1毫米。作为飞船推进舱的主要承力构件,附着在它内部、四壁和顶部的共有4个推力发动机、4个燃料储箱和7个气瓶。除了这些外还要承受轴向和水平方面的过载,加起来相当于20吨的载荷,而它本身却只有30多公斤。
为飞船减重三成以上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指定配套单位,是我国高性能复合材料设计制造领军单位。为了给“神舟”系列飞船提供比常规材料轻30%、过载高达12个G的新型复合材料,院里科研、工程技术人员仅在结构设计上就用了整整一年时间。
从“神一”到“神七”,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已成为指定产品。因为可以将飞船结构的质量减轻三成以上,飞船即使在温度激烈交变的环境下,结构尺寸和推力也依然稳定如初。
7种“性格”之体贴
49所:传感器
20余种传感器监测航天员生理指标
蔡英 齐智杰 本报记者
“神舟”系列飞船上安装的传感器,就像人的感觉神经一样,需要在第一时间对航天员的呼吸、脉搏、体温等生理参数和飞船升空、运行、返回等多项飞行参数进行测量和控制,并及时传回指挥控制中心,中心再根据这些信息发出指令控制相关设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9研究所负责人对记者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49所先后为“神舟”系列飞船研制、配套生产了数十种传感器,提供产品数千套,为飞行安全和航天员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49所传感器遍布飞船各个舱段
据介绍,从航天员手腕到飞船各个舱段,第49所配套的传感器遍布神舟七号飞船。这些传感器不间断地向地面指控中心传送航天员的呼吸、脉搏、心跳等各项生命与环境指标。同时,它们还不间断地监测飞船内部的压力、总压,确保飞船科学试验工作环境的安全。
49所为“神七”系列配套的传感器20余种,提供产品数百套,有控制航天员生活环境的传感器,有环境测量用的传感器,有航天员生理监测用的传感器,还有航天员舱外服使用的环境监测和生理指标监测用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均为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作出贡献。
温敏传感器装进航天员耳包
据介绍,“神七”的主要飞行任务之一是实现航天员首次出舱行动,为舱外服配套传感产品的主要技术都是49所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其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用于航天员体温检测的传感器,按要求将温敏传感器安到与人耳相匹配的耳包内,在完成检测功能的同时,保证航天员人体安全且佩戴舒适。目前,国内尚无耳包设计的成型技术,科研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反复试验验证,攻破了耳包成型和敏感元件的外形成型工艺难点,经航天员实际佩戴试验,感觉良好,很好地满足了系统要求。
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各地
49所从1994年开始为载人航天工程研发配套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在飞船的很多系统上,分布在飞船的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的各个舱段上。为“神舟”系列飞船多次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高精密、高可靠的控制和测量参数。
49所作为国家级一类研究所,一直以军用传感器的研制、开发和国家的预研课题研究为主,同时承担国家传感器技术“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科技攻关任务。先后承担课题研制任务800余项。其中,280多项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有70余项课题获得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已申请专利数十项。49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气象、石油、化工等领域,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各地。
7种“性格”之热诚
哈晶体管厂:保护二级管
“飞天”产品保护飞船“心脏”
历经3年研制,哈尔滨晶体管厂为“神七”配套的1500余支“飞天牌”保护二级管组件,出色地完成了为飞船保驾护航的神圣任务。
从“两弹一星”到“神五”、“神六”,从“嫦娥一号”到“神七”,承载着国人的航天之梦,哈晶体管厂将企业命运同卫星、火箭、导弹、原子弹等紧紧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一条国有电子企业新型发展之路。
小小元器件保护飞船“心脏”
如果分布在人体内的神经出现问题,人便会失控,甚至大脑和手脚失灵。同样道理,在神舟七号飞船内,各大电源系统、遥感遥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等关键部位,一旦在电源控制方面出现问题,就会阻碍飞船电能的正常供应,导致飞船失控脱离轨道。
由哈尔滨晶体管厂研制生产的保护二级管组件等电子元器件,安装在“神七”的“心脏”———电源系统内,起着续流、整流等重要作用。保护二级管组件更如身份特殊的“卫兵”,担负着飞船“心脏”的“警卫”任务。如果飞船电源一旦遇意外情况发生开路时,它将马上工作,保证飞船电源系统正常充放电。
“神七心脏警卫”体重不足28克
过去,我国为航天工业配套的电子元器件多是又大又重的“铜疙瘩”。而电子元器件重量每增加1克,就会多消耗几十公斤燃料,给火箭助推增加负担。为实现电子元器件的扁平化、轻体量,哈晶体管厂与哈工大联合攻关,为“神舟”系列飞船成功研发了“扁平金属封装器件”,此次为“神七”研发的“保护二级管组件”重量小于28克。这个重量,比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产品还低。
“从提供初样,到生产正样,再到专家进行产品设计定型,我们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提到研制生产“神七”保护二级管组件的日日夜夜,高级工程师李春山感慨万千。为实现保护二级管组件在满足高质量、高性能要求基础上的扁平化、轻体化,哈晶体管厂专门成立了保护二级管组件课题组,忙了近3年多时间,解决了体小、量轻、高可靠性的难题。经过1000个小时的例行试验和测试,保护二级管组件顺利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圆满完成了为“神七”配套的科研和生产任务。
7种“性格”之刚毅
东轻:壳体材料“祖国的银色支柱”力擎“神舟”飞天
王强 本报记者
建厂之初代号为“101厂”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被誉为“祖国的银色支柱”,是我国最大的航空航天铝合金原料供应基地,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书写过无数辉煌。为助推神舟七号飞天,这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军工企业又一次大显身手:“神七”载人飞船船体及运载火箭外观可见的大部分壳体材料,都产自这家坐落在哈尔滨市平房区的国有大型企业。
此次东轻为“神七”提供的合金材料涵盖几十个品种、数千个规格。其中包括为航天员提供生命安全保护的超塑性头盔、坐椅合金材料,大直径的逃逸舱半环、高耐蚀性的飞船壳体材料,还有运载火箭的壳体、燃料舱、连接件等关键部件。为了保证这些高性能材料的质量,每个批次产品在技术研发和一线生产时,科研技术人员都要“全天候”跟班,有时一连几天几夜都摸爬滚打在车间里。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设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生产出大推力火箭和飞船逃逸塔用的大直径锻环,东轻人白手起家,用3年时间成功建成大规格环轧生产线,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大规格铝合金锻环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东轻先后有500多名科研人员、1000多名一线技术能手参与研发生产,攻克了数十个技术及生产难题,工厂仅在设备改造上的投入就有数千万元。目前东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合金材料已被确定为“神舟”系列飞船所需的定型产品。
7种“性格”之小巧
哈轴:数百套轴承内径小如黄豆粒儿精巧轴承控“姿态”
本报记者 王方遒
轴承虽小,但在航天器飞行中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火箭和飞船伺服系统支撑传动和承受载荷的关键部件,安装在各个节点和连接处的小小轴承,对控制火箭飞行姿态影响很大。如果轴承出现故障或失去作用,火箭就会偏离正常轨道。继先后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提供几十种配套轴承后,哈尔滨轴承集团再一次助力我国航天工程事业,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研制及最后升空提供了7种型号、数百套专用轴承。
哈轴为“神七”配套的轴承,最小的内孔直径仅有几毫米,只有黄豆粒儿大,最大的轴承内孔直径也不过几十毫米。而加工精度要求却特别高,圆和角的误差都以千分之几计算,而且要经过数十道精准的工序。尤其是为“神七”生产的多种关节轴承,因为需要万向转动,对内槽球体表面的润滑性能要求相当高。为了保证其性能,哈轴在国内第一次采用了双脉冲镀银技术等先进技术。
作为全国最早和最大的军工轴承生产基地,哈轴集团的发展历经风风雨雨,但他们奉献祖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却始终如一。航天轴承的特点是材料特殊、工艺复杂、精度较高。针对这些特点和实际需要,哈轴在技术改造和检测设备上的投入始终没有间断,研发水平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从“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到“神舟”系列飞船,哈轴目前已经为我国的航天产品配套生产了十几个型号、数千套的轴承,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专用轴承的定点配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