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冰点时评 总有"琐碎"代表喋喋不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07:29  中国青年报

  陈方

  仔细浏览两会报道不难发现,引起轰动的不一定是国家大事,也不一定是敏感话题,可能只是花边。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组副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的蔡定剑教授指出,有的代表习惯就鸡毛蒜皮的事情发表议论,提一些花里胡哨的议案,实际上很多都不是应该在全国人大上讨论的。许多重大的问题,比如预算,有多少人在谈?预算问题不是天大的问题吗?钱怎么花的,怎么拨款?这才是人大要决定的问题。(《新民周刊》3月11日)

  社会空间的开放释放了人大代表们在两会上讨论问题的活力。但全国两会毕竟是规格很高的会议,而且还是在最短的会期里,要讨论决定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大事,难度极大。所以它应该关注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而不是就那些“国花、国服、国饮、中华元、千元钞、女人节……”之类的琐碎话题。可为什么,总有些代表、委员习惯于就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展开讨论?细细究来,这与人大代表自身素质、履职作为和履职氛围不无关系。

  两会召开期间,《燕赵都市报》曾经就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度做过调查。调查显示,当有了实际困难和问题时是否会求助于人大代表,90%多的被调查者认为“不会”,理由是“身边的人大代表并不好找。”由此可见,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人大代表不能真正深入群众,不耗费时间和精力调查民众所需,又怎能切身体会民情疾苦,不能切身体察民情民意,一些议案的质量自然会不会很高,两会讨论场上,自然会出现对鸡毛蒜皮的小事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局面。

  不能和选民实现“零距离接触”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人大代表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见识有限,比如那些来自生产工作一线的人大代表,对一些法律案中的概念就未必清楚。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他们难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只好说点自己身边有切身感受的细枝末节的小事,避免被公众炮轰,这也算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吧。

  不可否认,对于许多诸如“预算”之类的重大问题,人大代表鲜有讨论的局面,症结还与一些人大代表的“献媚”情结有关。在10日的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就批评两会歪风:有些人大代表10分钟发言就用了8分钟来歌功颂德,领导不在,问题可以讲得很多很深,领导一来,现场全是一片赞扬声。

  从钟南山批评两会歪风我们可以看到,人大在鼓励人大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畅所欲言方面还有待改进。或者说,人大在鼓励人大代表畅所欲言方面做得很少,也缺少认真地鼓励。放一些不针对具体人和事的概念大炮相对容易,但一针对具体的人和事,一些人大代表就怕承担风险。为了降低自己发言的风险系数,一些人大代表或者只讲一些“献媚”的好话,或者只提一些琐碎的小事,重大事项他们暂时搁置一边。最现实的例子莫过于对“4万亿”的关注,民间对它的讨论从未消停过,而在两会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人大如何审议这个重大事项,甚至在两会前夕,我们还看到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不审议4万亿元投资”的新闻。(《南方都市报》3月2日)

  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只要一涉及重大问题,民众会很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人大,期望人大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民众的期待出发,两会会场上,人大代表应当自觉摒弃讲空话套话的习气、摒弃献计献策时的“献媚”情结,脚踏实地、掷地有声地担负起人大代表的使命。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