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王国强)“‘啃老族’现象已经从城市蔓延到农村,广大农村青年不能小康即安。”今天,河南驻马店市委书记化有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党和政府一系列富农惠民政策已经让“小康村”随处可见,在中国城镇化进程日益推进的今天,青年农民需要加强对生存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民在田地里的劳动量大大减少,青年一代对传统耕种技能的依赖程度也在降低。“许多农村青年已经不会种地了,他们现在的小康生活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父辈辛勤劳动成果基础之上。”化有勋代表告诉记者,许多农村青年中学毕业后就进城打工,基本上与农活儿绝缘。但是,一部分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村青年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就开始在家里做“啃老族”。从家电下乡的情况来看,彩电、冰箱、洗衣机在驻马店农村市场,不如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抢手,这说明广大农民,尤其是婚龄青年农民,已经在生活方式上向城市居民看齐。但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之后,许多农村青年缺乏更长远的发展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介绍说,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劳务大市,农业人口近700万。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组织、强化服务,该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5万人左右,大大提高了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涌现出了“遂平家政”、“平舆防水”、“泌阳食用菌栽培工”、“西平缝纫工”等全国优秀劳务品牌。2009年,该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2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达120亿元。
“但是,输出的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劳务收入增长较慢。”刘国庆说,中学毕业后未经职业培训就“随大流”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仍占多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他们在城市里无法跟大学毕业生竞争高端岗位。去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许多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农村青年纷纷失业,说明“产业升级”的同时,广大青年农民也面临“技能升级”的问题。
“通过劳动改变命运,青年农民的主流还是积极进取的,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制约着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化有勋表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制定政策,多渠道帮助青年农民提升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