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凌晨闭幕。经过13天谈判,大会达成两项成果,内容涉及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帮助以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获两项成果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定10日闭幕,但会议拖延至11日凌晨才结束,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分别递交的决议草案。
其中一份决议决定在资金层面成立受联合国管理的“绿色气候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决议同时确定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技术机制,并在世界范围建立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
另一份决议涉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决议措辞较模糊,强调“特设工作组应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这一说法认可存在第二承诺期,但并未给出第二承诺期具体时间表。
这份决议还重申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继续起带头作用,并强调科学要求这些国家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绝对减排25%至40%。
为避免重蹈哥本哈根大会期望过高、结果失望的覆辙,坎昆会议与会方大多从一开始便调低期望值,以达成务实成果。美联社评价,坎昆会议使各方重拾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信心。
多方表欢迎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称赞坎昆谈判“给世界带来重要成果”。“各国政府为共同事业、共同福祉,来到这里,达成一种(解决)方式,以应对这个时代的明确挑战,”潘基文说,“坎昆会谈的成果给予我们重要工具。现在我们必须利用它们……”
欧盟官员11日表示,欢迎会议通过“平衡、实质性的一揽子决定,即坎昆决议”,认为坎昆决议朝着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行动框架迈出重要一步。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评价,坎昆成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伐,它重新确认了国际社会通过多边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坎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1日说,本次气候大会取得了成功,《京都议定书》得到了坚持。如果明年在南非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继续巩固并发扬这种团结协作精神,相信南非大会将进一步体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各国代表对南非大会充满信心。
挑战还不少
坎昆会议虽达成两份成果,但决议内容仍存在局限性。这意味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仍面临诸多挑战。
坎昆会议11月29日开幕以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成为大会争论焦点。日本公然拒绝承担第二承诺期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态度强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纷纷附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非政府组织予以强烈批评。直至本月11日大会结束,日本依然坚持己见。
《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达成的决议虽认可存在第二承诺期,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针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数字也措辞模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工作组达成的决议虽倡导成立一个数十亿美元的“绿色气候基金”,但没有明确这笔资金从何而来。
针对上述局限,长期研究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美国哈佛大学环境经济项目主任斯塔温说:“气候变化不是一次大会或一份决议就能解决的事情。有关国家已各自采取行动,并就这一议题展开国际合作。”
杜鹃 刘秀荣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