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人民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构成图表/新华社 制图/陈健怡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人民法院审结案件效果单位:万件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2010年-2014年人民法院审执结案件数量单位:万件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立案侦查职务犯罪要案情况单位:人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分类情况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立案侦查行贿犯罪情况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监督情况

  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提请代表审议。与以往报告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中清晰列举了司法机关去年查办的30多个大案、要案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平时都是看到批捕、起诉、审判的个案,但是这次报告集纳的众多案例,唤醒了头脑中的记忆,让法官、检察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形象鲜活了起来,也充分反映了司法机关依法履行惩治腐败、打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

  “打虎拍蝇”强力推进

  【高检报告】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

  深入开展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处了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等“小官巨贪”。

  延寿看守所发生在押人员杀警逃脱、讷河监狱发生在押罪犯利用手机进行网络诈骗的恶性案件后,检察机关及时介入,依法对涉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犯罪的监管人员立案侦查。

  【高法报告】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坚持铁腕反腐,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

  山东东营中院审理倪发科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系人民陪审员首次参审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积极拓展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廊坊市工商联副主席石克荣:一年来,司法机关严肃查处了一系列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此举深得民心。查办腐败分子证明了没有不敢打、不能打的“老虎”,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败没有“禁区”、不留“死角”。党和人民是司法机关查办腐败分子的坚强后盾。未来,反腐“红线”将越织越密。

  冤假错案坚决纠正

  【高法报告】福建高院依法审理念斌投放危险物质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念斌无罪。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切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内蒙古高院依法再审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目前正在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办案人员的责任。

  【高检报告】对从申诉或办案中发现的“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案”等冤错案件,认真复核证据,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监督支持人民法院纠错。

  河北顺平县检察院在审查办理王玉雷涉嫌故意杀人案时,针对多处疑点,坚决排除非法证据,作出不批捕决定,提出补充侦查意见,公安机关最终抓获真凶。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龙电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兰:司法机关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受到社会瞩目,落实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法律原则,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而且司法机关在防范冤假错案上下工夫,通过改革司法体制机制,建立办案人员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施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司法水平。兼听则明,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还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律师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刑事犯罪重拳打击

  【两高报告】依法办理、审结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严惩天安门“10·28”、昆明“3·01”等暴力恐怖犯罪。严惩“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犯罪。

  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惩“温岭杀医案”等暴力伤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依法审理王英生故意杀人案等一批暴力伤医犯罪案件。

  检察机关依法办理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行贿案。湖南省长沙中院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30亿元。

  【高法报告】上海市一中院审结首例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依法审理网络推手“秦火火”“边民”等诽谤、寻衅滋事、非法经营案,坚决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高检报告】同步介入晋济高速特大燃爆事故、昆山特大爆炸事故等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查办事故背后渎职犯罪788人。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廊坊市政协副主席王玉锁:我要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点赞”。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打击网络谣言、积极推进打黑除恶,司法机关在为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全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司法机关打击刑事犯罪得民心、顺民意,是为群众造福,人民群众会越来越信任我们的司法机关。

  司法为民维护公正

  【两高报告】江苏检察机关对非法倾倒2.5万余吨工业废酸的特大环境污染案1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并出庭支持环保联合会提起公益诉讼。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处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元。

  【高法报告】审结奇虎与腾讯公司涉不正当竞争案和垄断案,促进规范互联网领域竞争秩序。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审结首例撤销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资格案件,依法制裁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权利行为,促进解决监护缺位问题,完善监护制度。

  依法扣押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货轮,顺利执结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中威”执行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妥善处理首例台湾居民的大陆遗属通过两岸司法互助途径取得补偿金案,拓展两岸司法合作范围。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从这些案件可以看出,司法机关办理民商经济案件、执行案件以及在开展司法合作等领域,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也考验着法官、检察官的能力和智慧。只有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就会凝聚人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亮点1

  纠正冤假错案出重拳

  ——去年各级法院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

  “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对错案的发生,我们深感自责,要求各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对冤假错案首先深刻反省自己,倒查追究批捕、起诉环节把关不严的责任,吸取沉痛教训,健全纠防冤假错案长效机制。”

  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性破坏作用。面对这份命题,“两高”报告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检察机关把严防冤假错案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对从申诉或办案中发现的“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冤错案件认真复核证据,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监督支持法院纠错。

  ——内蒙古高院依法再审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目前正在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办案人员的责任。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错案发现一起,纠正一起。

  ——检察机关全面履行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146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和行政生效裁判、调解书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9378件。

  亮点2

  依法惩治腐败不手软

  ——去年查办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达28人

  依法惩治腐败是司法机关的重要职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法院、检察院“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其中,检察机关查办的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达到了28名,创历史最高纪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惩治腐败,反腐败可以说呈现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高度期待、贪官高度紧张的“三高”态势。

  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显示,当前职务犯罪系统化、区域化、群体化等动向更加明显。从一起案件、一个犯罪嫌疑人入手,往往牵出一大批案件,有的波及一个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系统。这也是查办人数增多的其中一个原因。

  例如,在今年检察机关查办的国家发改委系列案件中,查处了11名局级干部,其中价格司原领导班子大多数涉嫌职务犯罪,出现塌方式腐败。一些地方,也是“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

  从查处的金额来看,一些案件触目惊心。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受贿3500余万元,一审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案,检察机关在其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案,在其家族房中搜出现金上亿元,属于典型的“小官巨贪”。

  亮点3

  司法改革啃“硬骨头”

  ——去年各项改革举措力度前所未有

  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立跨行政区域的法院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试点、取消对高级法院的统计考核排名……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所做的工作报告中,司法机关过去一年力推的一项项改革重大举措,让审议报告的代表眼前一亮。

  两高报告字字千钧,凸显改革决心。

  ——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

  ——我们牢记“检察院”前面的“人民”二字,坚持把检察权置于人民监督之下。

  ——变以往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件进展为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保障当事人知情权。

  ——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深刻变革,以司法公开和机制变革倒逼、促进司法公正。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正式开庭审理其设立以来的首起案件,庭长刘贵祥第一次敲响了法槌。被群众称为“开在家门口的最高法院”的巡回法庭,全面推行主审法官制度等改革措施,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排头兵”。

  为了解决打官司“主客场”的问题,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启动试点,去年12月28日,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检察分院加挂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牌子。12月30日,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检察分院加挂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牌子。

  这项改革就是要排除地方对审判检察工作的干扰,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开始试点,司法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三份判决书不如领导做批示”的现象,有望成为过去,地方权力对司法的干预能力,将随着此次司法改革而减弱,让诉讼更加公平。

  改革,始终贯穿着司法机关去年的全年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克服监督指导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取消对高级法院的统计考核排名,指导高级法院取消对辖区法院不合理的考核指标;最高人民法院带头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大幅减少审委会讨论案件数量;检察机关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司法机关的辛勤耕耘,必将带来沉甸甸的收获。

  亮点4

  三起新型案件被提及

  ——法治规范外延扩展,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

  在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全国两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了其中的30余起案件。在这30余起被两高报告提到的案件中,有3起是“首例”判处的新型案件。这3起案件非别是:

  ——首例撤销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资格案。2015年2月,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资格案件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法院开庭审理。受害女童父母离异,其随父亲生活,长期遭受父亲虐待和性侵、猥亵;其母在离异后一直未尽抚养义务,得知女儿遭遇生父性侵也置若罔闻,不愿接回孩子。法院作出审判,撤销受害女童父母的监护人资格,指定铜山区民政局作为女童监护人,立即生效。

  ——首例台湾居民大陆遗属通过两岸司法互助途径取得补偿金案。2012年7月,台湾地区居民谢贤德因其妻方某某提出离婚而情绪激动,将方某某勒死。被害人系福建省人,其家属向台湾地区宜兰地方法院提起补偿申请和补偿殡葬费申请。在《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框架下,福州中院协助宜兰地方法院查明被害人家属确系困难户,宜兰地方法院决定给予其补偿金新台币共计117万余元。

  ——首例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彼特·威廉·汉弗莱(英国籍)、虞英曾(美国籍)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接受境外客户委托,对多家公司或个人进行“背景调查”。两人通过向他人购买公民户籍、出入境记录、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等信息,制作“调查报告”卖给委托客户,先后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256条。2014年8月,汉弗莱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并驱逐出境;虞英曾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认为,出现越来越多的“首例”,说明中国法治规范的外延在扩展,依法治国按下了“快进键”。涉外、涉港澳台的案件增多,表明中国越来越开放,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依法维护中国主权和公民权利,与世界各国开展司法合作,共同打造和谐的法治社会。

  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

  “两高”报告维护司法公正四大指向

  “两高”报告,字字句句指向公平正义。

  从防止权力干预司法,到健全冤假错案的防范纠错机制;从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到监督司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对维护公平正义作出规定,件件直指公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

  斩断干预司法的权力之手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郑重写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

  代表委员们表示,这一承诺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了“红线”,有助于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权力干预司法,一大特点就是隐蔽。“领导‘打招呼’时,电话交代多,直接批条子少;讲原则性、暗示性的话多,直接指示的少。”中部某省一名法官说,除了审判环节外,执行环节也存在干预。例如对不利于地方重点企业的判决,一些地方会以“大局”为由,让法官慢些执行或分期执行。

  “要让记录、通报和追责落到实处,就要真正刹住那些隐形、软性的干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说。对于以权乱法行为,不但要“全程留痕”,还要“全面追责”,对造成冤假错案和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畅通人民群众诉求渠道

  高法报告中强调:“决不允许对当事人诉求相互推诿,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

  2014年12月15日,备受瞩目的“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判决,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纠错”体现了法治精神,也显示着畅通诉求渠道的重要性。

  两高报告中表示,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后,其父母向法院提出申诉,有关媒体对此案给予高度关注,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该案原审认定的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明确提出本案应尽快进入再审程序。多方合力,促成冤案昭雪,这说明:诉求的渠道越畅通,公平正义就有更多保障。

  坚决防止冤假错案发生

  “完善冤假错案复查纠正、国家赔偿、责任追究机制。”两高报告中,均将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2014年,各级法院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纠正了呼格吉勒图案、于英生案、徐辉强案、黄家光案、王本余案等多起冤假错案。检察机关对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54949件次。

  一次对法治的坚守,就可能挽回一条无辜生命。

  两高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

  完善对司法行为的监督

  完善对司法行为的监督,是群众的普遍期盼。高法报告中表示:“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以廉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高检报告中称:“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从加强对行政强制措施的监督,到规范清理减刑假释;从依法处置涉案财物,到对诉讼活动的监督,两高报告中,针对每一项可能被滥用的权力,都在切实打造“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说,下一步应继续推进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对司法依据、程序、流程、法律文书等也做到“应晒尽晒”。

  (原标题:肃贪纠冤打黑为民---“两高”报告的大要案清单)

相关阅读

只有任性者拥有任性的解释权

很有可能,任性的人拥有“什么是任性”的解释权——这导致一种情况,任性的人永远被承认任性,有权任性的人,有权否认自己任性,关键是你还拿他没办法。

掌握话语权的官员是沉默多数

掌握着最多话语权的群体,在公共舆论中却是一个沉默的人群。掌握着越多的权力,垄断着最多的表达渠道,却是一个最少发出自己内心声音的群体。畸形的体制制造着他们的人格分裂,制造着话语与权力的失衡。

“这么多吸毒的”

自去年开始被曝光的演艺圈吸毒人士越来越多,眼瞅着扳着手指头就已数不过来了,@芮必峰不由一声长叹:“唱歌的、演戏的、踢球的,为什么文体界有这么多吸毒的…”

首富委员不该成“广告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在听了第一场政协大会发言后,对中国首富李河君委员提出了批评,说他发言的时候,就谈他做的两样产品,一个是薄膜电池,一个是移动能源,谈这两个产品很好,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这等于是在为他自己的上市公司做免费广告啊!

  • 邱启明:给司机和三位兄弟的致歉信
  • 安倍装作受害者能博到同情吗
  • 古代霸气“敢死队”的变态做法
  • 中国作家富豪榜的金钱密码
  • 揭秘好莱坞怎么防明星吸毒?
  • 有了房子床上床下就都和谐了?
  • 零下20度在冰坑里冬泳的东北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