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在南京选出一条地铁线,满足通车前万众期待,通车后也让市民你赏我猜的话,那一定非三号线莫属。昨天,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大行宫车站内,围绕红楼主题背景墙的猜谜游戏很是热闹。这谜面就是大行宫站金陵十二钗背景墙上的人物。因为这十二个艺术化的人物,造型相似妆容类同,壁画边既无旁白亦无人名提示,让男女老少猜了个热闹。
网友
长得太相似,傻傻分不清
昨天上午,一则关于“猜猜三号线红楼主题背景人物谁是谁”的网帖掀起波澜,部分网友甚至为了求证,直接到车站拍图,以便按图索骥以求名。
帖子由网名为“神采飞扬-xj”的网友所发,网帖名为“金陵十二钗之脑洞大开”,为了方便网友猜谜,“神采飞扬-xj”甚至直接贴了一段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该帖上午9点51分发出,到10点03分,短短12分钟时间里,竟然被网友刷了2页回复。有直接猜谜底的,有直接认输的,有请教高人指点的,更有既猜谜底还大方说出理由的。大家的意见从分歧到部分人物名达成共识,又到因新理由的加入而重新产生分歧,翻来覆去,可谓好不热闹。
比如“神采飞扬-xj”自己,称第一眼竟然没有发现哪个是林黛玉;“第三幅是惜春吗?她也有拂尘哎。难道第六幅是林黛玉?”网友“米色森林29”很迷惑;“那一年的丁香”更是惨淡地说自己只认识两个人,而且还不敢保证是对是错,“是这些图太没有特征了呢,还是我《红楼梦》读不够透彻?” 不仅如此,有个较真的网友因为自己猜出的谜底被其他网友质疑,当时就在楼下回复“这就出发去现场,拍照片回来翻《红楼梦》挨个查。”
乘客
车站内猜人名各有各的理
也不知是真有不少网友来到现场确认自己的答案,还是看到答案的网友特地来群像前看看是否果真如此,当记者昨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赶到三号线大行宫站金陵十二钗背景墙时,或单人或三五成群的市民在背景墙前议论着什么。这也让途经地下通道的部分乘客参与进来。
一位年龄约莫30岁的女性市民对着金陵十二钗群像沿走廊来回走了3遍,“不对啊,怎么感觉都长一个样呢,而且越看越糊涂!” 最后推断其中一幅图的人物是妙玉,理由是其手持拂尘、头戴妙常髻。记者在疑似妙玉的背景墙边有意站了十多分钟,大部分来猜人物谜的市民基本第一眼都能把这个疑似妙玉的给挑出来,但对于其他凤冠霞帔的美女图就猜什么的都有了。
“作画的是惜春吧,坐船的应该是探春,第6幅可能是林黛玉。”猜人物名的游戏让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也参与进来,一打听原来是位大学教授,自小就喜欢读《红楼梦》,即便如此,这位章姓教授也就猜出来3个,其中的林黛玉还似是而非。“扑蝶的是薛宝钗、桌上有书和笔墨纸砚的是探春、能作画而且年纪小的是惜春,醉卧花间的应该是史湘云、绣花的是迎春、有漂亮屏风的是秦可卿、最没悬念的是妙玉……”众说纷纭中,一位中年女士一口气说出了8幅,引得众人注目,但对于剩下的四幅各是谁她也不敢肯定。
记者发现,猜图的以女性居多,偶有男性市民旁观,也大多是听众人说两句,连发表意见的都很少。
专家
十二位美女姓甚名谁难分清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三号线大行宫站里的“金陵十二钗”你究竟能认出几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苗怀明教授,研究红楼文化多年,曾先后出版《风起红楼》《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等多部学术专著,对曹雪芹的名作《红楼梦》自然不陌生,书里面的每个章节、每个场景、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是如数家珍。然而,当苗怀明教授看完三号线大行宫站里的这些壁画之后,他坦率地笑着表示,自己也不能完全分辨出其中的人物。
“乍一看真的看不出谁是谁!”苗怀明仔细琢磨了一会,向记者解读说:“从左边数第一幅图可能画的是‘宝钗’,因为《红楼梦》中有‘宝钗扑蝶’这个情节。第四幅画中的女子正在伏案画画,有可能是惜春,因为惜春善于画画,而且画过大观园。第五幅应该是王熙凤,因为地毯上绣着凤凰,头上也戴着凤钗。第八幅中的女子则可能是元春,穿着上感觉比较雍容华贵。当然,最后一幅应该是最好猜的,看打扮就知道是妙玉。但剩下的那些画真的就很难猜了,哪位是黛玉?哪位是湘云?我还真的是看不出来。”
苗怀明教授表示,分辨不清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壁画的文化含量略显不够,很难让旁人从画中的情节来推断出人物,“如果把‘黛玉葬花’‘湘云醉卧’这些情节表现到壁画中,相信很多人一下子就能明白了。”
记者 陈彦 王慧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
■地铁回应
主题元素背景墙
外包给了艺术家
那么,南京地铁能给出正确答案吗?记者采访了解到,地铁方面只是对线路本身的主题进行了架构规划,并没有参与具体的场景建设,有关红楼主题的9个站点背景墙全部外包给了以南京艺术学院朱飞教授为首的几位艺术家。“红楼主题元素的背景墙既有历史文化元素在,用何种壁画、哪些场景展现出来也是艺术层面的事。”南京地铁相关人士称。
可惜的是,当记者联系上朱飞教授后,对于红楼主题车站,朱飞教授不愿意多谈,只是表示项目本身已经按照地铁之前的要求经审核合格后交付,至于设计用意和人物具体姓甚名谁,地铁应该都知道。
查阅朱飞教授的履历后,记者发现,诸如江苏议事园、南京科技馆、苏州园区桥梁展示馆等艺术设计,朱飞教授都是主创人员,其发表的公开论文也多以室内设计居多,而且其主持的南京地铁一号线壁画还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铜奖和江苏省壁画大奖等奖项。
晨报记者通过其他渠道获悉了大行宫金陵十二钗群像的具体人物名。希望了解谜底的读者请关注南京晨报官方微信,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解释。
■专家解读
主题文化很好
但应该让人能读懂
南京地铁三号线的9个特色车站,主题设计源自《红楼梦》,有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经典场景。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的场景,大部分都在南京,应该说,选用《红楼梦》作为南京地铁三号线的站台主题,与金陵文脉是交相呼应的。对南京地铁融入红楼文化,苗教授给予了充分肯定,“绝对能够提升南京的文化品位,凸显‘文艺范’”。
不过,苗教授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尽管想法很好,但很多细节上还是欠妥。“地铁部门毕竟不是搞文化的,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的做法很好,但这次多少还是有些细节欠考虑,比如从风格上来说,这种画有点类似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烟标画,我个人感觉与书中的人物形象相差有点远,缺少灵气。我觉得可以用戴敦邦、程十发这些名家的画,他们画过很多红楼梦题材的插画。又或者在建设时,进行公示,由市民来投票选择风格。如此让市民主动参与进来,能更快更广泛地让大家了解和接受主题思想”。
对于如何让老百姓能清楚无误地分辨出壁画里的场景人物?苗怀明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可以在壁画旁边加上人物的名字,或者加一小段场景的描述,这样大家就能一目了然,也能让市民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熟悉名著中的典故。”
(原标题:地铁大行宫站“十二钗”,你分清了吗?)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