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0日16:55 新浪传媒

  2015年7月1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举行。这是国内首次探讨全球化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论坛,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新型智库的一个有益尝试。80余位官、产、学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把脉全球化浪潮,探寻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

  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在“圆桌论坛二:从亚洲价值观到亚洲共同体”上发表以下演讲。本场议题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主持。

  在中国崛起下的背景再谈“亚洲价值观”和当年“四小龙”时的时空背景完全不同。“四小龙”时期大家比较容易接受“亚洲价值观”,因为它从文化上印证了“四小龙”的崛起以及它的内在逻辑。而中国本身又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960万平方公里,五千年文明各方面深厚的基础,恰恰在政治、价值观上又和世界不同。政治上、心理上和世界又形成截然挑战的情况下,今天我们重提亚洲价值观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一点,它的时空背景是不同的,由此,它对我们自己和别人产生的冲击是不同的。

  亚洲价值观不具有排他性

  到底什么是亚洲价值观?我们从文化上进行梳理还是政治上进行阐述?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亚洲价值观首先是文化上的。无可否认,那些受到儒家文明影响的所有国家在文化层面有一定的共性。我们在行为模式层面上,为人处事的方式,企业管理方式;以前提出和谐世界、和平世界行为方式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当我们从文化层面进入到政治层面时问题就复杂了,我们是不是要把亚洲文化层面上的相似性,行为模式上的相似性诠释为政治上的独立性和排他性,这就是敏感的问题。坦率讲亚洲各自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内部不见得或一定不可能有共同的共识,比如中国和东南亚、中国和日本在价值观上形成共识。所以,我们提出亚洲价值观,文化层面上比较容易阐述,政治上提出阐述必须提供一个思路,政治思路是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另外一种价值观,不具有排他性。

  我为什么提西方文明?在中国崛起背景下,西方文明变成一个很敏感的词。但过去五百年是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的,从法制到工业制度,到经济制度,到政治价值观以及其他价值观都是西方的。这自然使得人们觉得过去五百年所有人类的价值观都是来自西方的,这当然是由西方的物质文明导致的。

  2000年开始,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硬实力的提升,中国崛起慢慢进入软实力。这一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现在是中华文明崛起会带来东方文明过去五百年在西方主导之下又一轮崛起。这种情况下,当我们谈到东方文明或亚洲价值观,和西方为主导的以前价值观的排他性,我认为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里面。

  我们有句口号——“虚心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我必须指出,在这句话在我们最近若干年似乎有点被人遗忘,有点不太提这个话。当然这和我们崛起的实力很快有关系,中华文明的崛起绝对不是新加坡的崛起,不是香港、台湾、韩国的崛起,它是一片文明的崛起。但我们要思考,当谈到亚洲价值观的时候,与由西方为主导,西方硬实力导致出来的软实力到底是相冲突的还是相融合的。

  我真的不愿意用这个词,大家一直非常忌讳的词,“普世价值观”,这变成一个敏感的词。“普世价值观”之所以敏感,是因为我们误导了这个词,我们往往把“普世价值”等同于西方价值观。我们不是说自信嘛,谁说“普世价值”就是西方价值观?“普世价值观”成为西方价值观,是因为过去五百年西方物质文明主导,导致它的软实力、它的价值观也变成普世的了。

  现在是中国开始崛起,如果未来看二十到五十年,所谓普世价值一定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来自西方的部分,一个是来自东方的部分。只有这两个合起来才有真正的普世价值观。所以,我们今天谈价值观时定义上要做很准确,很细的定义才行。

  谈到亚洲价值观,我讲三句话。

  第一,假设我们能够把亚洲价值观和西方的关系,从文化到政治都厘清的时候,才能谈亚洲共同体在价值观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共同体。理论上来说亚洲价值观是值得倡导的理念和远景,欧洲有欧盟,为什么亚洲不能有亚盟。

  第二,我们不可忽略亚洲价值观在现阶段的不现实性(我没有用“现阶段的难度”),在亚洲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体制、战略环境、大国的博弈。其实亚洲地区的矛盾,既有双边的矛盾同时又有中美两个大国权力转移在东亚地区的折射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不能忽略它在现阶段的不现实性和难度。当然现阶段的不现实性一定不会推翻前面我说的“值得倡导的理念和愿景”。

  怎么使现阶段的不可现实性自动过渡到我们倡导的理念和远景,就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格局。高度和格局取决于谁呢?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中国,因为无论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亚洲价值观,还是现在正在对世界形成冲击的,令我们感到自豪的过程——中国的崛起,它的主角是中国。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对应方,那就是美国,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最主要的主角还是中国。中国有没有高度,中国有没有格局,中国是站在自己家门口各说各话——这也是一种对话,你说你是对的,我说我是对的,吵个没完也是个一种对话;还是我们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站到我们共同的屋顶上,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审视彼此的情绪,审视彼此的盲点——你的不一定就是错的,我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那么如果有这种高度,我认为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作为正在改变过去五百年西方主导格局的大国——未来五百年,到底是中国主宰世界还是东西方共同主宰世界,这是个开放的问题——我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应该领先,而不是站在自己的家门口与西方对话,而是强调我的就一定是对的,你的就一定是错的。

  因为种种原因,刚才说的亚洲价值观或多或少是一个“伪命题”。其实这个“伪命题”反映了一个“真难题”。这个真难题就是中国到底如何与世界相处。如果中国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无所谓提亚洲价值观或中国价值观,因为中国是个崛起的中国,而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如何和世界相处,很简单,虚心学习西方。我们仰视西方,那时候我们虚心学习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那时候世界战略格局是冷战,我们和美国、日本是在战略上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有个共同的敌人苏联。那时候简单得很,现在苏联消亡都已经1/4世纪了,世界多多少少形成了战略上“准冷战格局”,中国为一方,美国为首世界另一方的格局。在价值观上全世界都有一个疑问,一个崛起的中国到底如何与我们相处。

  亚洲共同体中的中国

  中国自己也有个困惑,我们过去是个老大,世界是东方主导的,东方或多或少是中国主导的。过去西方主导的,我们又重新回来了,我们怎么和世界相处,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国民心态等等,所有的困惑茫然得对内会折射在自己的国内情绪,民粹主义情绪等等许多情绪上,对外也会折射在我们的外交战略,也会折射在西方对我们的看法。当然西方有很大的问题,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的自我矛盾越来越厉害。

  我认为,改革开放36年来(到2015年),有几个年份我个人认为很重要。1979年、1992年、2001年、2011年、2008年、2015年。

  1979年不用说了,改革开放开始。1992年市场经济,邓小平南巡,如果没有那一年的话恐怕中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2001年中国入世,全球化。全球化一加入,对中国来说不得了,2007年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老三,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老二。现在大家就在算下一个超过谁了。根据美国IMF购买力评价指数计算,我们在2014年10月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这种算法暂且不说,但是所有这些都是2001年为代表的,中国融入整个全球化的过程。还有,2001年“9.11”爆发给了中国一个战略性机会,要不然小布什还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9.11”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又导致中国大发展。

上一页12下一页

编辑:SN108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陈凯歌要向道教界道歉吗?

陈凯歌必须道歉——这已经成为相当多的网民的共识。大家在共识中还顺便提及,吴承恩应该道歉,蒲松龄应该道歉,金庸应该道歉,他们都丑化过道士或道教。嗯,金庸把引志平丑化得尤其厉害,竟然玷污小龙女。贾玲不是因为玷污花木兰的形象而道歉了吗?

楼上的官员咋这么容易失足?

衡阳市人大的这位副主任,她的问题已经引起纪检部门的注意,并已经着手调查,在这个节骨眼上,朱玉萍“坠楼”了。官员频频曝出“坠楼”的新闻,并不是楼上的官员“不小心”,而是太“小心翼翼”了。而“坠楼”与“跳楼”,这个问题更应该严肃的对待了。

别对中国失掉奥数冠军太意淫

本次奥数竞赛中国输给美国,并不完全就一定是“奥数取消加分”以及“中国学生不玩奥数”的直接体现。此语境下,对这条“中国失掉奥数冠军”阐释那些虚幻的意义,则就根本都是一些主观臆想或意淫。

“全面放开二孩”应开门决策

 生育政策的调整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说它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前途命运,并不夸张,同时它也攸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权衡利弊,审慎决策,尤其应该开门决策,让更广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以汇集更多智识,取得更大共识,亦让民众更明白决策走向,从而及早做出生活规划。

  • 好声音总监:向汪峰导师致歉声明
  • 陶舜:推进全面放开二孩更应开门决策
  • 鸡同鸭讲:当科学家遇到占星术
  • 侯孝贤:我如果执政就让学生去读古文
  • 藤井树:《煎饼侠》两天3亿凭什么
  • 为什么她总爱上同类型的渣男
  • 寻找海明威故居的六指萌猫(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