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宝马案肇事者患精神病

  鉴定如何让公众信服?

  近日,南京市交管局政务微博“南京交管”就“6·20”宝马案发布最新消息,该事故肇事司机王季进经权威机构鉴定,其在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律师表示,鉴定结论称王季进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今后在法院进行量刑时,很有可能参照这一鉴定结论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A05版)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对大众而言,的确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这个词并不像一些人期望的那样是凭空捏造而来的,医学上也确实有这一类疾病。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二,南京宝马案的肇事者是否患有这种疾病该如何鉴定;确有其病为何又经常开车上马路?

  首先来谈第一个问题,从目前来看,这个鉴定是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鉴定的结果。一般来说,这样的结论应该符合实际,然而孤证也无法自立。面对公众舆论如波涛汹涌般的质疑,仅仅由警方委托当地脑科医院来认定肇事者的精神状况,在程序上是存在瑕疵的,它难以消除人们关于此案的猜疑。换言之,在鉴定肇事者的精神状况上,当地司法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司法鉴定小组,邀请不同医院的专家或邀请第三方医疗鉴定机构参与鉴定,让鉴定结果经得起大众怀疑。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梳理此事,还得回到事发之前的语境,南京宝马案的肇事者如果有这类疾病,其家人为何放心让其开车?如果说因为精神疾病考虑对其从轻处罚,那么明知有病而放纵其开车的家人,是否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而更重要的是,他又是如何从容通过驾考,从交管部门手中拿到驾驶证?凡此种种,尚需调查补充。

  事实上,南京宝马案肇事者被鉴定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并非第一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2年6月,山东曾发生一起医学院女教师驾车撞死4岁女童事件,事后裸躺阻止救护车施救,医学鉴定显示,张某被鉴定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无刑事责任能力”,当时,山东这起类似案件的司法鉴定,也曾迎来舆论、包括法学专家的质疑。因此,既要从制度层面理顺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完善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法律程序,增强此类司法鉴定的公信力,也要从法律层面,明确精神病家属的监护责任,兜住危险的驾驶,别让类似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医学术语成了免责挡箭牌。

  □晚报评论员 杨兴东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那些“没有家”的留守儿童们

漂泊时代,加剧了乡村人口结构的失衡,也带来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导致乡村文化生态的凋敝和“荒漠化”。尤其是这些曾是留守而辍学的孩子,一旦迷失了方向,就成了社会问题,还可能成为害群之马。

曼谷机场国歌维权是谁的囧途

把个人的维权与国家的尊严捆绑在一起,与把个人的意愿跟同行的国人绑架在一起,都是超出个人依法维权的一种对法治的侵害,是对国家形象的一种无端伤害。曼谷机场闹剧,不应该只是冲突双方遭遇的囧途,更应视作中国的法治与文明必须面对的囧途。

火车票丢了,后果有多严重?

互联网外加实名制购票时代,弄丢一张火车票后果如此之严重,在技术层面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非要给出一个解释,只能从管理思维上找原因,那就是铁路方面将自身管理疏漏可能造成的损失一股脑儿转嫁到乘客身上,而不是尽可能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患病父母为何要逼子女上大学

不惜以死相逼,也要孩子上学。听起来挺了不起的,为了孩子真是不惜一切代价,但细究之下,其中的生活观念,比明朝清朝还要落后。更讽刺的是,最火的一条跟帖居然是“寒门出孝子”,6万人点赞。我就想追问一下,父母危在旦夕,负债累累,孩子远走他乡去上学,何孝之有?

  • 蒋丰:日本或许2016在海外首次开枪
  • 景区为啥一定要打门票的主意
  • 宋仁宗是如何知晓自己“狸猫”身世的?
  • 诺奖得主贝克特跟音乐的神秘关系
  • 从剧作角度谈一谈美剧《毒枭》
  • 捉奸父亲长大后我却成老男人小三
  • 在新疆寻访沙漠中最后的罗布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