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机场“国歌维权”究竟是谁的囧途

2015年09月07日09:16  新闻专栏  作者:刘雪松  
中国人在曼谷机场唱国歌维权引发争议 中国人在曼谷机场唱国歌维权引发争议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雪松

  这一次,国歌用错了地方。这是绝大多数国人对于发生在曼谷机场的中国人维权闹剧,给出的基本判断。

  尽管国内相关地方的媒体在事后的追踪报道中,将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的原因归结于“机场冷气造成多位老人不适,加上警察劝阻时拉扯致反感”,但中国部分乘客9月4日下午一直闹到5日凌晨的基本的剧情,已经无法反转。过了就是过了,这件事,越是洗地,越是小器,更难以挽回丢份的影响。

  航班延误,全世界哪儿都难免,尤其是天气的原因。曼谷机场这次,一些中国乘客一听已经延误还要检修,于是气不打一处来了。这也没关系。哪怕提出道歉、换机,哪怕要求赔偿1000元,都还算权利,都还算正常。

  不正常的是,260人的中国旅行团队,其中不少愿意接受泰国东方航空公司安排处置的乘客,竟然遭到了非要与对方死磕到底一派的爱国裹胁,有导游更是被骂为“汉奸”。有当事乘客表述,多名维权乘客指责愿意排除登机返程的旅客说,中国人应该团结一致,我们在流泪争取权益,你们却安心睡觉,你们还是中国人吗!

  然而在很多旁观的中国人眼里,这些满含热泪在曼谷机场高唱国歌维权的乘客,却让人有一种羞于为伍的感觉。他们的热泪不是可怜,而是地地道道的可悲。

  幸亏死磕到底不肯走的,只是中国旅客中的少数。那些走了的,让人看到的不是妥协和软弱,而是对法治的尊重,对蛮缠的不屑。如同事件发生后国人所传递的网络情绪一样,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且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的,是知道法治的底线和做人的底线的。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情。

  我们不能说泰国东方航空公司、曼谷机场的工作一定都做到了位,但至少不像我们的同胞中一部人所假想的那样,已经成为必须同仇敌忾的敌人,至少还不至于需要以高唱国歌的方式来抢夺自己的权益。放着法治的程序不走,硬是要在别国的土地上撒一把野、逞一把强,这种出了钱就是大爷的不依不饶心态,看上去是维护自尊,其实是过度自卑所带来的被鄙视妄想症。

  这几年,中国游客在国内国际航班上一言不和就翻脸不买账、甚至大打出手的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在候机大厅的陆地闹,有的飞行途中的航班上打,有的在内地机场打,有的在境外机场闹。很有意思的是,国人把事儿闹到自以为去那儿撒钱做救世主的泰国也不是这一次了,但鲜有听说敢在戒备森严的美国等地大闹特闹的。此中复杂心态,可见一斑。而很多闹事,看起来起因都是维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得理不饶人、无理也要强三分。

  曼谷机场的国歌维权,是一部分感觉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放不下心中假想敌的一种典型心态,是自卑心向自尊心转换过程中控制不住的一种膨胀情绪。他们中一部分人,甚至把个人的这种扭曲心态,与整个中国的日益富强联系起来,一俟跨出国门,仿佛个人不摆个阔脸,就会被人欺负,因而生怕别人不把自己当爷看。而一旦遇到权益纠纷,就感觉别人都是冲着自己来的,是别国冲着中国来的。这种虚妄的自尊,导致一些人以蛮横的冲动来掩饰内心的脆弱与自卑,让外人看尽了笑话,让国人丧失了颜面。

  把个人的维权与国家的尊严捆绑在一起,与把个人的意愿跟同行的国人绑架在一起,都是超出个人依法维权的一种对法治的侵害,是对国家形象的一种无端伤害。曼谷机场闹剧,不应该只是冲突双方遭遇的囧途,更应视作中国的法治与文明必须面对的囧途。这事件,不论泰国相关方面如何表态,中国的法治却绝不能允许本国的公民如此胡来。这些人如果不吃到法治的规矩,他们走到哪儿,都不知道世界的方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维权 国歌 曼谷机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