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被拐17年的黄某与家人相认。深圳商报记者 肖兵峰 通讯员 黄宇 摄
深圳商报记者 黄顺 文/图
从一宗拐卖案的女嫌疑人身上,深圳CID又找到一名被拐17年的男生。昨日,母子相认。据统计,这是今年我市打拐部门找回的第19名拐卖积案被拐人员,其中立案地在我市的有4名。
哥哥看电视弟弟不见了
昨日下午2点30分,在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大楼一楼大堂,年近50的古妈妈看到被拐17年的小儿子,失声痛哭。20岁的小鹏个子瘦小,显然有些拘谨,而且对古妈妈十分陌生。但在生母的情绪感染下,他也伸出手臂环住古妈妈的肩膀,红了眼圈。
1998年5月8日,古妈妈和丈夫黄先生在盐田区暗径东村灯光夜市分头做大排档生意,两个档口相距30米。晚上7点多钟,2岁的小鹏和大他1岁的亲哥哥一起,从母亲的档口去父亲档口玩。父亲让兄弟俩到档口后面的里屋看电视,他炒了两份米粉给儿子吃,又返回外面照顾生意。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古妈妈到丈夫的档口问“有没有看到儿子”,黄先生回答说“正在里面玩”。然而,当夫妻俩走进屋发现,只有大儿子一个人看电视,小儿子不见了。
从那个晚上起,夫妻俩开始走上了几乎让人绝望的寻子路途。
“生活被人贩子搞垮了”
“当年8月,盐田的灯光夜市被取消了。”古妈妈回忆,“我当时觉得沙头角是我们的伤心地,就想回广东五华老家算了。但孩子爸爸坚决不同意,他说在哪里丢了孩子一定要在哪里找回来。”于是17年来,古妈妈一家始终在沙头角居住,没有远离当年儿子被拐的地方。
据古妈妈说,孩子刚丢的那几年,她在东门天桥摆地摊。每次看到街上乞讨的孩子,都会上前辨认一下。“我真的不希望那个孩子就是小鹏,不想他是这样的下场,我只想他健康快乐。”
这些年来,夫妻俩走遍了福建、广西和广东的潮州、汕尾等地,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用最原始守株待兔的办法,结果一无所获。
2003年草埔打拐案后,古妈妈夫妻俩到深圳警方采集了DNA。之后也比对过好几个孩子,但都不是他们的小鹏。“17年了,我们的生活、身体都被人贩子搞垮了。这种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47岁嫌疑女子成案件转机
事件的转机发生在今年5月20日。
深圳公安局刑侦局、盐田公安分局侦办的万某某被拐案告破,警方找回了1995年11月28日被拐的万某某,同时抓获47岁的女性嫌疑人陈某群。随后,专案组开展深挖扩线工作,利用微博、微信、QQ、张贴悬赏通告等广泛收集犯罪线索,通过走访摸排及大数据情报信息比对碰撞。经过近三个月的缜密侦查,排查近800条线索。
警方发现,嫌疑人陈某群娘家河源龙川县某村有一个男生叫陈某某,户籍登记是1996年生,他与1998年5月8日发生在盐田区被拐的小鹏情况较为吻合。当时,陈某某刚从龙川到深圳大鹏的工厂打工。于是,办案民警采集陈某某的血样。经深圳CID技术处进行DNA鉴定比对及复核,最终确认陈某某就是1995年出生的被拐儿童小鹏。
当民警拿着小鹏现在的照片找到古妈妈夫妻俩时,古妈妈第一眼就认定这是她的小儿子,因为“小鹏长得和他哥哥太像了”。古妈妈说,直到昨天母子相认,她才相信一切都不是梦。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