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2月09日10:42 参考消息

分享

  原标题:北京市民关注雾霾红色预警:希望政府做得更多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9日报道,在空气污染红色警号下,北京当局下令学校停课、汽车限行,有部分北京居民发现,生活变得不便,并慨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不应该被经济发展牺牲掉。以下是《南华早报》采访的各年龄层市民的看法:

  冯丽,38岁,社区志愿者

  我希望我的儿子不用因为空气太糟而被送回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没上学,他之后都必须赶上功课。

  他几年前有过肺炎,现在空气不好的时候就会呼吸困难。他会无端地气喘。我那天买了一个空气净化器,这是我们控制空气质量唯一能做的事了。

  政府要有可靠的计划处理空气污染。一些钢铁厂搬走了,但污染还是会被吹到城里来。除了限行,政府必须做点别的什么。

  邢雪晨,16岁,高二学生

  我真的很不喜欢因为空气污染而停课。我们要做的功课更多了。

  我爸妈和我无论去哪儿都戴着口罩。我们家里没有空气净化器,但我们再也不开窗了。这真的很讨厌。有时因为空气不好我们还得取消和朋友们的约会。

  我希望有更多控制污染的措施,比如限制车辆的使用、关停制造污染的工厂。我怀念去年的APEC蓝,但不希望生活太受影响。

  我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处理污染问题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呆在这儿,因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这里。

  Eve林,47岁,办公室职员

  我们要问,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被打扰到这种程度,以至于只能隔天开车。

  我觉得,光想着我们要习惯在质量恶劣的空气中生活,而不希望做更多以解决问题,这是不对的。政府要做更多。这不是戴上口罩、打开家里的三个空气净化器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的生活受到这个红色警号很大的影响。因为我15岁的女儿得留在家里,我至少要在家给她准备吃的。

  政府只是限行和减少排放。孩子们被通知要留在家里。那我们这些上班族怎么办呢?

  罗雪琛,15岁,高二学生

  我喜欢北京,这是一个很有活力很方便的城市。唯一一样我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雾霾。

  我们出去的时候会戴口罩。

  因为空气不好我们可以不上学三天,我还是挺喜欢的,但因为有污染,我们不能出去玩,真是太可惜了。

  邓忠,62岁,退休人士

  我关注空气质量,空气不好的时候我就不出去,除非真的有需要,比如去遛狗。

  北京的冬天以前很不一样。从前也有阴天,但没有这么糟糕。即便是沙尘暴,在我的记忆里也比现在要好些。

  

  【延伸阅读】雾霾天刺激消费者购车需求 港媒:车内空气好一些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港媒称,今年11月天气异常寒冷且雾霾严重,提高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需求,当月汽车销量创下9个月来最大增幅,凸显出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所面临的挑战。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9日报道,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11月销量同比增幅最大的车型仍然为SUV,其次为MPV,而轿车销量则出现下滑。 11月广义乘用车合计销量同比成长近18%,达202万辆,为2月以来最大增幅。

  该协会一份销售数据演示文稿称,“11月零售走势相对平稳较强,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从天气看,11月的天气出现近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现象”。根据文稿,严寒后又出现爆表的雾霾天气。考虑到内循环的车内空气质量更好一些,那些有孩子的家庭更倾向于买车。

  汽车销售与雾霾天的关联加剧了中国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所面临的挑战。过去10年汽车拥有量窜升及燃煤发电都被列为首要的空气污染源,促使中国政府在主要城市出台汽车摇号限购和推广电动汽车的举措。即便如此,在汽车需求出现9个月来首次放缓后,政府还是在10月份下调汽车购置税以保护经济成长。

  “讽刺的是雾霾导致购车意愿上升,”JSC Automotive Consulting驻上海董事总经理JochenSiebert称。 “这很有趣,但我们恐怕无法理解这个现象,也是情理之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网友画出央视“大裤衩”位置

  (2015-12-09 10:13:42)

  

  【延伸阅读】北京市限行停课应对雾霾 台媒:还是要等风来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台媒称,12月8日是北京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历史性第一天”,市委书记与市长一早分头检查应变落实情况,整座北京城因车辆限行、中小学停课显得冷清许多,但气象预报称,9日弱冷空气对改善雾霾有限。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9日报道,微信公号“长安街知事”披露,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8日一早就直奔北京市环保局,瞭解整个雾霾研判预警工作,并要求及时做好空气污染预报作业。

  身负北京市空气品质大责的市长王安顺,带队检查空气重污染应对措施落实情况,他还到长安街与西单路口,跟执勤交警一起“执勤”,并逮到一辆未遵行车牌单双号限行的“单号”车辆,但仅口头劝告驾驶要随时掌握新讯息。

  北京敢勇于面对污染,及时启动“红色预警”,环保部长陈吉宁7日晚间表示肯定,并要求进一步扩大督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派两个督查组进驻河南,现环保部督查组已增至12个。

  由于8至10日中午采用单双号限行,8日北京街头车辆明显减少,交通顺畅许多,原来尘土四起的工地也全暂停作业休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仍照常上班,学校大多采取在家学习的“停课不停学”措施,但家长无暇照料的学生仍可到校自习。

  环绕北京周边的天津、河北等城市,8日也进入红色警戒范围,分别采取车辆限行、工厂限产停产等措施;像是重污染城市河北廊坊,8日能见度仅500米、比北京市还低,市府还决定至10日中午,搭乘公共汽车全部免费。

  报道称,此波紧急应对措施能否见效,关键仍在大气条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8日预测,9日至13日,京津冀区域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形势不利,受区域传输影响,预计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较大范围重污染可能持续。

  报道称,至于京津冀东部与北部,9日起污染情况持续加重,10日起受弱冷空气影响,空气品质可略好转,但程度有限。北京市区在10日中午过后,雾霾情况应会减缓,可能从红色预警转为黄色或橙色,但一样都是雾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月7日,汽车在雾霾笼罩下的北京东三环国贸桥上行驶。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2015-12-09 09:17:00)

  

  【延伸阅读】 地标性建筑上俯瞰雾霾红色警报中的北京

  

  从国贸中心俯瞰央视新大楼。摄影:沈湜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沈湜):12月8日,北京再遇重度雾霾,本网记者带你走进中央电视塔、奥森公园“钉子塔”、国贸一期等多处地标性建筑俯瞰雾霾中的北京城。

  7日18时,北京市应急办将空气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至“红色”,即全市于8日7时至10日12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警报。

  

  从国贸中心俯瞰东三环国贸桥。摄影:沈湜

  

  从中央电视塔观景台俯瞰西三环主路。摄影:沈湜

  

  雾霾中的中央电视塔。摄影:沈湜

  

  从景山俯瞰故宫。摄影:沈湜

  

  从奥森公园“钉子塔”俯瞰雾霾中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摄影:沈湜

  

  从奥森公园“钉子塔”俯瞰雾霾中的国家会议中心。摄影:沈湜

  

  在“钉子塔”上已难见附近玲珑塔的踪影。摄影:沈湜

相关阅读

中国外交只是在“砸钱”么?

中国经济“走出去“,需要相应的外交政策为其”保驾护航“,未来外交为经济服务的特点会越来越明显,中国外交的“大年”在接下来或许会成为一种常态。

三亚裤衩事件:城管应被限权

正如网友所言,“如果权力不是来自于人民,权力就必然蔑视人民。”三亚“裤衩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城管部门执法权被滥用,他们的无法无天,让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不得不没有人格尊严。那么,普通百姓遭遇类似尴尬,城管部门肯低下其傲慢的头颅吗?

党报不能让市长抢了书记风头

其实很多地方出台的改进宣传报道文件都有明细规定,而且点明要“遵循新闻价值和新闻规律”,但如果将文件当尚方宝剑而循规蹈矩,照样不是“安全”的,因为出台文件的人往往就是破坏文件的人,他们总有最终解释权,让人防不胜防。

4位总统被杀,美国为何不控枪

20年前在枪击事件中痛失18岁爱子的格里高利·吉布逊在《纽约时报》撰文说,“这是我们美国人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枪械。哪怕必须不时忍受一下校园枪击的痛苦,也只能这样。”这代表了很大部分美国人的看法:枪击案频发造成的伤亡,是为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

  • 马未都:国家公务员考试何以如此诱惑人
  • 德国学生为何越来越多到中国留学
  • 美国平权运动对华人有什么深远影响?
  • 一部个人史:东德秘密警察档案里人生
  • 《芈月传》为什么走不出宫斗LOW格调
  • 专家建议“结婚证有效期七年”不靠谱
  • 北海道:函馆山上的百万夜景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