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3月22日05:41 重庆日报

分享

  原标题:以“信息公开化”治“腐败亚文化”

   近日,一名地方干部讲述了一件观感反差强烈的事情——其乡下有个叔叔,说起腐败和不正之风来,那叫一个咬牙切齿。但是最近,为了儿子工作的事情,他隔三岔五打来电话,让找找关系,安排安排。这名干部纳闷:“老叔,你平日里不最恨这种事吗?”叔叔的回答让他大跌眼镜,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是自己的事啊,能一样吗!”(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这名地方干部所反映的现象,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而这种现象,即所谓“腐败亚文化”。它在不少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尤其多出现于基层。同学、老乡、战友……办起事来,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

   为什么这种“腐败亚文化”会存在?根本上还是信息公开不彻底,办事流程不透明,造成了权力任性的灰色地带。当所有人都知道政府办事要讲规矩,当所有的权力运行都在公众的目光下,“找关系”不再凑效,也就自然没有人再动搭权力便车的歪心思。

   这种不透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信息不透明。老百姓办事,不知道要过哪几道门槛,什么“能办”,什么“不能办”;二是办事的结果不透明。同一个项目,到底是谁有所“得”,而谁却有所“失”?“得”在何处,“失”在何处?权力在混沌状态运作,很容易留下徇私的空间。

   因此,要治理好这种“腐败亚文化”,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是关键。只有政策信息透明了,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走哪些程序都列出清单公诸于众,民众才不至于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摸不到门槛。此外,招聘、招标等事项,也应该及时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谁还敢“暗渡陈仓”。当百姓办事不必求人,所有程序都公开透明,谁还会给这种“腐败亚文化”捧场。

   (作者系安徽职员)

相关阅读

香港人,你的首都在北京

从港英政府过渡到特区政府,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1997年7月1日为界,前后泾渭分明。港人群体内心的变迁,以及重新寻回归属坐标的过程,却非一时一地朝夕之功。

中国5亿人已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当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识别“中等收入陷阱”,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走向高收入并实现共同富裕。

观察伟大历史阴面有很大乐趣

历史告诉我的也是这样的道理:任何事情似乎都不妨碍伟大,伟大只是一个结果。我们往往只看见那朵花,至于这朵花从哪儿来,怎么开放的,我们并不知道。观察伟大的另一面确实有很大的乐趣。

不只眼前苟且,还有远方生意

这两天,小扎又一次来到了北京,他在雾霾天里在广场旁“裸奔”——不戴口罩跑步。我觉得这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举动,表现了对中国环境的适应能力。

  • 裴医生:面对问题疫苗该怎么办
  • 泰国疯抢虾的重点不在丢人丢到国外
  • 揭秘古代军人“经商”发财的无耻手段
  • 朱光潜:人文方面我们该读哪几类书?
  • 乐评人:徐佳莹表现明显优于容祖儿
  • 解析:男人在情场中为何有时不如女人
  • 游希特勒曾拥有的山顶小平房鹰巢(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