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4月20日06:10 重庆日报

分享

  原标题:他焊的铁板有种特别的美感

   2012年11月,柏兴旺对铜梁县第八期廉租房配电柜进行构架焊接工作。

   (国网重庆铜梁区供电公司供图)

   工匠名片

   柏兴旺,男,47岁,国网重庆铜梁区供电公司集体企业工程部工程2队副队长。

   推荐理由

   擅长高难度鱼鳞焊,他焊接的铁板,看上去有种精致而特别的美感。

   曾获荣誉

   “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

   一般焊工焊的东西,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柏兴旺焊的东西,总是一眼就被别人认出来。

   4月19日,在记者面前,柏兴旺手持焊枪,夹起一根焊条引燃。顿时,弧光闪烁、焊花飞舞。他焊接的铁板,接口处呈非常均匀的鱼鳞状,层层铺开,看上去有种精致而特别的美感。

   “这是千锤百炼的‘功力’!”柏兴旺所属工程队队长王家川,毫不吝惜对柏兴旺的溢美之词。

   深厚的功力,来自于柏兴旺26年如一日的坚守焊接一线,刻苦钻研焊接技术。

   “我一定要把这技术学到手!”

   苦和累,是许多人对焊工这一职业的总体印象。有首打油诗这样说:“软车工、硬钳工,打死也不当焊工。”那么,柏兴旺为什么选择当了焊工?

   故事要从1989年说起。当时,20岁的柏兴旺通过考试进入当时的铜梁电力公司。那年,当地有两个重点电力工程同时开工,急需焊工。柏兴旺便主动请缨,提出要学习焊接技术。“最开始对焊接这一行并没有特别的想法,就是觉得这工作有技术含量,而且单位也很需要。”

   学艺第一天,柏兴旺蹲在一旁,羡慕地看着师傅熟练操作,不时还偷偷拿下护目镜,欣赏那漂亮的蓝色弧光。可一到晚上,他才知道厉害——双眼红肿,泪流不止,眼里就像放进去了一把沙子。蓝色弧光刺痛了双眼,也激起了他骨子里的犟劲:“我一定要把这技术学到手!”

   焊工的苦与累,果然不是假的。柏兴旺学焊工时,经常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汗水浸湿工作服、焊花灼伤耳朵都是常事。两个月里,他的体重从110斤减到了100斤。

   由于学艺太过艰苦,柏兴旺也想过放弃。但在一次向父亲倾诉时,父亲鼓励他:“有的人说焊工脏、累,没技术含量,我不这么看,任何行当里都有深‘功夫’,就看你能不能练到那一步。”

   柏兴旺的父亲从事过许多职业:力夫、煤矿工人、修理工,父亲的朴素、勤奋和诚恳,从小就烙刻在柏兴旺的心中。柏兴旺认为,父亲用简单的言语,教会他一个最重要的道理:越是平凡的岗位,想要做出优异成绩,就越需要一份超越常人的追求和坚守。

   柏兴旺的韧劲爆发出来了。一年学徒期满,他已能熟练掌握焊工技术操作要领,能焊接不同材质、形状、厚薄的板材和管材。看到年仅21岁的柏兴旺的焊件焊缝平滑齐整,焊口“天衣无缝”,师傅和公司领导都不住称赞。

   “我这辈子,反正跟焊接‘焊牢’了”

   柏兴旺成了一名合格焊工,但他并不甘如此。利用业余时间,他主动报名参加电力专科学校的一体化教育学习,同时抓住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机会,不断提高焊接技术。

   他迷上了比普通焊接难得多的“鱼鳞”焊接法。这种焊接法,要求焊机使用最大电流才能达到效果,但这又会增加焊钳的温度,导致柏兴旺在工作中,不得不停下来等焊钳冷却,有时一等就是好几分钟。对此,他想了好多办法,缠布条、塞棉花,但都没有解决问题。

   “可不可以采用人不休息,机器休息的方法呀?”最终,柏兴旺想出一个点子,将原来的单头焊钳改进为双头焊钳,当焊钳发热到一定温度时,就更换成另一个,从而实现不间断工作。这样一来,焊接效率大大提升,原来需要一个小时的焊接工作,现在只要三四十分钟。

   爱学习和钻研,让柏兴旺具备了成为焊接“顶尖高手”的基本条件。而长期繁重和辛劳的一线工作,则锤炼了他的技艺和职业精神。26年来,每逢节假日,他带队在外抢修是家常便饭;抢修紧张时,从头天凌晨五六点钟工作到次日凌晨三四点,才能吃上一口饭;焊完电杆,再爬电杆,电焊完后,再奔赴线路抢修……柏兴旺忙碌而充实。

   柏兴旺常常跟妻子闲谈:“等我拿不动焊枪、爬不上电杆了,我就改行。”

   “改行了,你能做什么呢?”妻子问。

   “拿不动焊枪,就拿书本,退休后,我还想写写关于焊接的理论与实践,没准儿还能出本书呢!”老柏说,“我这辈子,反正是跟焊接‘焊牢’了。”

相关阅读

谁会是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由于秘书长法定权力有限,职责又很重大,因此要发挥作用,很多时候靠的是这一人选的个人魅力和外交手腕,对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很高。但在现实层面,多方协调和幕后交易产生的人选,又注定是一个政治正确大过能力、稳妥但相对平庸的人。

导弹专家被派养猪的苦中作乐

毫无疑义,“导弹专家被派去喂猪”对梁思礼本人是大事,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件大事。梁思礼先生面对不公和胡闹,能够专心致志地“找乐子”,遇事总往好的方面去想,因此,他这样的“门外汉”也能把猪养得肥头大耳。

给科学工作者的四条黄金建议

著名物理学家、诺奖得主史蒂文·温伯格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大会上为毕业生所做的演讲,为即将步入研究领域的大学毕业生们给出了自己的四条建议。他说,科学家所做的是令人骄傲的工作,是促使人类走向文明的一项工作

台湾青年比诈骗犯更让人心痛

这几日,中央4套的新闻花了很长时间直播台湾诈骗嫌疑人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多年以来,台湾的媒体不分蓝绿疯狂丑化大陆,而我们的媒体出于种种考虑,大多数时候只播台湾好的一面。

  • 马未都:"山寨罗斯柴尔德"让谁丢脸
  • 京华时评:校长吐槽空姐究竟吐槽什么
  • 为什么说克里姆林宫是破坏了风水?
  • 红学家教你如何深入读《红楼梦》
  • 《太后》播完又失恋了?来看这个剧吧
  • 怀孕小三:情夫把财产遗嘱都给了原配
  • 360度解读印度骇人的传统习俗(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