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埔乞巧文化节6日开幕 《宋代波罗诞》很惊艳
▲ 巧姐罗惠娟制作的《宋代波罗诞》,献礼黄埔乞巧文化节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 巧姐罗惠娟制作的《宋代波罗诞》,献礼黄埔乞巧文化节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羊城晚报讯记者刘云、通讯员叶振贤报道:昨天记者从黄埔区获悉,8月6日上午10时整“体悟乞巧——2016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幕式”将在黄埔区文化馆小剧场隆重举行,届时将宣布今年乞巧精品、贡台赛获奖名单,黄埔区文化部门将携手社会各界组织,为本届乞巧文化节之乞巧摄影作品展揭开帷幕。
据悉,本届乞巧节将持续1个月,包括:“乞巧摄影作品巡展”、“巧艺精品大赛”、“祠堂摆贡比巧”、“巧姐、巧艺进校园、进社区”、“组织作品参加‘广州乞巧赛艺会’展、赛活动”。特别是,本次乞巧节主题注重于“体悟乞巧文化”,将开展乞巧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把乞巧文化、祠堂文化送到市民身边。
今年来自黄埔区大沙街、鱼珠街、红山街和穗东街的社区祠堂都摆出了“自家”乞巧佳作,如,大沙街横沙朱氏宗祠的猴年主题作品《悟空借芭蕉扇》引人注目,情景主题作品《男耕女织》和《酒是故乡醇》,展现了古代民间生活常态;红山街双岗粤政祠堂民俗代表作《双龙出海》、《岭南佳果》展现了传统龙舟文化和岭南乡土文化;鱼珠街茅岗和贵的代表作《马骝山》、《回娘家》,展现了古代民间家庭风貌;穗东街夏园社区的情景作品《五子朝王》,展现了南海神五子进庙拜寿的喜庆场景。其中,大沙街横沙社区罗氏大宗祠的《宋代波罗诞》最为惊艳。
《宋代波罗诞》是由黄埔区民俗专家黄应丰老先生创意指导,在巧姐罗惠娟的精心创作下成型亮相,重现了宋代扶胥港的繁华、南海神庙的壮观、波罗诞的热闹。作品规模宏大,长宽均达3米,选用环保材料制作,由人物、建筑、山石、树木、河流、船只等手工艺品构造而成。人物多姿多态、建筑宏伟壮观;一山一水紧密结合,风景容貌非常逼真。据了解,该作品元素丰富,构思精妙。每一个场景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当中就有反映南海神庙文化商贸历史的“经商贸易、娱乐休闲、拜神祭祀”等场景;场景中各种活动有民俗活动巡游、卖武卖艺和说唱讲故事等,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商贸活动如卖百货、卖工艺、卖风车和卖特产等,生活百态尽显。由此,波罗诞盛景可尽收眼帘。编辑:林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