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3日21:15 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3日电(记者赵叶苹)在23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未来的教育”分论坛上,来自东亚地区的大学校长们纷纷谈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教学可能会导致一批大学消失,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成为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

  韩国首尔传媒大学校长朴承哲说,刷屏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将媒体工具视为身体的一部分,教育界需要快速地学习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未来可能都不需要去教室了,可以从屏幕上学习,未来10年50%的大学可能消失,会变得完全虚拟化,考虑到韩国、美国等很多国家的私立大学有很多财务问题不容易克服,在线教学会在全球普及。

  朴承哲充满危机感地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一切,尽管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能力,但“我们应该有新教学方法,而不是仅限于面对面书本的学习,因为课本未来可能就会不存在了。”

  对于主持人吴小莉关于“重复性的智力教学可以交给机器人,未来大学教育要怎么样教学生去应对新时代”的提问,大学校长们一致感叹,机器人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每天都在发生。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李剑阁提到,高盛500个分析员如今只剩下2个,其他人都被机器人取代,摩根大通过去需要30多小时的金融数据计算,现在几秒钟就能完成。

  从事医学研究的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则举了一个机器人手术的例子,他说,现在机器人在某些领域做的手术比人要好,随着信息采集技术和综合信息分析能力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实现机器人把脉。“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前瞻性,机器人的发展在教育领域非常重要。”

  大学校长们同时认为,新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新技术至少暂时还只是对大学教育的补充。

  “人与机器不同,人最重要的是情感、想象力和价值取向,这些是机器人难以取代的。”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用中国对教师“言传身教”的功能定位来分析,机器人极有可能取代教师“言传”的功能,但“身教”的功能是无法取代的。

  校长们一致强调,教育需要温度,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仍需要面对面引导。“未来的教育一方面是科技化,另一方面是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更多师生的互动,二者互相促进。”日本立命馆太平洋大学校长是永骏说。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借“精准扶贫”逼寡妇上床?该彻查
  • 三个窝囊男,却是令侵略者胆寒的战神
  • 梁实秋:蓦然一惊,已到中年
  • 急!在线等:妻子亡魂附到女儿身上
  • 婚姻带来的好处:会给你很多安全感
  • 岛原,旅行社绝不会告诉你的旅行胜地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