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7日14:48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图为电视剧《伪装者》编剧张勇接受采访 李佳赟 摄

  中新网宁波4月17日电(李佳赟)随着《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不断“刷新”收视率,不可否认,中国影视剧市场正上演一场“集体狂欢”。但在这一盛世背后,也显露出“剧本荒”、类型剧扎堆和“小鲜肉”巨额片酬等浮躁泡沫。

  4月17日,2017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正在浙江宁波举行。期间,郝岩、张勇等多位著名编剧来到浙江宁波,共同把脉当下“影视热”背后的“虚火”,提出要以“故事为王”,以品质“吸粉”。

图为《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编剧郝岩接受采访 李佳赟 摄

  谈及影视圈之“怪现状”时,“十佳电视剧编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编剧郝岩坦言,如今中国的影视剧市场,的确存在不少“弊病”,比如有些年轻演员不到现场全靠替身、后期场景全靠软件“抠”。

  “若是没有好故事,‘小鲜肉’、‘大IP’都只是噱头。”郝岩认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缺乏张力和现实土壤,剧中主人公都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在真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活不到两集”。

  虽然依旧有着对IP剧、跟风剧“霸屏”等现象的舆论争议,但近年来,从婆媳纷争、抗战神剧“扎堆”,到高品质剧“突围”,中国影视剧市场也迎来了发展“黄金档”。

  著名编剧、电视剧《伪装者》编剧张勇表示,曾经不被看好的主旋律剧如今也“吸粉”无数。“比如,《人民的名义》就‘横扫’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究其原因,就是故事讲得好。”

  张勇认为,很多年轻观众生长在网络时代,他们有了更多选择,可以接触到各类优秀电视剧。随着观众眼界提升,剧本创作一定要以“故事为王”,不管是主旋律剧、后宫戏还是谍战剧,故事好了观众才会“买账”。

  以口碑与收视“双丰收”的《伪装者》举例,张勇表示,该剧从原著到剧作,再到拍摄团队和演员本身,都经细细打磨,这部剧最终甚至走红海外,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

  在张勇看来,近年来,中国的影视制作产业强势崛起,显示出厚积薄发的深厚实力。在此背景下,需要影视从业者们摒除浮躁之风,拿出“匠人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并助推更多不同类型的优质剧走向“海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完)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李达康和祁同伟,他俩谁更贴近现实?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白百何陈羽凡离婚秀恩爱对孩子好吗?
  • 没有爱情的女人,权利是她们春药
  • 卢浮宫馆藏有三宝,去巴黎绝不能错过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