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01日05:58 南方日报

分享
秀美的青山、翠绿的田园、独特的岭南水乡,莲洲镇石龙村一片春色盎然。关铭荣 摄
莲江镇石龙村对民宅、道路、环境等进行艺术化改造,打造集生态艺术旅游、乡村民宿等为一体的生态艺术生活社区。 关铭荣 摄

在无人机的航拍下,莲洲镇广袤的土地上一片春色盎然:秀美的青山、独特的岭南水乡、翠绿的田园——先天禀赋加上后天呵护,使莲洲镇成为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宝地。

斗门是珠海的生态家园,拥有大片农田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的莲洲镇可以说是珠海的“生态之心”。也因为此,该镇工业发展受到限制,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和“牺牲”。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的时代,如何做到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促进区域发展,是全国许多地方面临的共性问题。作为珠海推动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莲洲镇正在谋划从农耕文明跳过工业文明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路径,这是与珠三角发达镇村不一样的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莲洲在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方面已有不少探索。今年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莲洲镇要依托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盘活原永利工业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以及农产品展销、深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打造岭南水乡小镇。

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规划建设、斗门建设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背景下,莲洲的绿色发展新空间已经打开。

A 抉择

工业向左 环境向右

在省道S272斗门横山段,不时有装载水泥钢筋等建材的大货车南来北往。沿着该段路进入莲洲镇永利工业区,会看到道路两旁不时有大门紧闭的厂房,厂区内红墙裸露,杂草及膝。住在周边的村民“见缝插针”,在废置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块田地,蔬菜茂盛生长,愈发衬托出工业区的冷清。

提及莲洲镇域经济的发展,永利工业园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地处珠海最北端、江珠高速与省道S272的交界处,这个诞生自2003年的年轻工业区已被撤销关停多年,原有的工厂或搬走或停产,只剩下少数的建材企业。

“当时听说镇政府要成立永利工业区,发展工业项目,村民个个都兴高采烈。”莲洲镇三家村村民刘胜权回忆,消息一宣布,现场顿时沸腾起来。

彼时的井岸镇西埔村、新堂村和黄金村等凭借着靠近新青科技工业园的地理优势,家家都盖起了楼房,当起了房东。在不少村民看来,永利工业园的设立,会给村民提供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

但事情并没有朝着村民预计的方向发展。

莲洲镇土地肥沃,河网交错,淡水资源充足,是典型的水乡和大沙田地区。记者了解到,截至永利工业园区停办的2008年,莲洲镇承担的农田保护面积达5700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71.25%,相对比例重,这些土地均不能转变为工业用地。其时莲洲镇每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也远落后于其他镇街。

“永利工业区面积仅为3375亩,只能容纳30多个项目。并且由于该工业区有部分属农田保护区,当时已引入的10多个项目无法办理相关用地手续,无法动工建设。”莲洲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由于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2008年,斗门区委二届四次全会下达了决定关停永利工业区的文件,文件强调“将位于莲洲镇的永利工业区停办,莲洲镇要集中力量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

至此,仅仅6周岁的永利工业园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B 探索

特色小镇 绿色新生

在莲洲镇镇长梁梦纯看来,“零工业”发展的争议虽然长期存在,但建设“生态之心”,既是为莲洲镇长远发展考虑,也是珠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工业的停滞,虽然付出了一定时间的阵痛和代价,但莲洲的生态环境却越发受到外界的认可。破题的关键,是要探索一条与珠三角其他发达镇不一样的发展模式,为莲洲镇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绿色可持续的动力。”

2013年,涵盖莲洲镇在内的斗门北部生态园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正式定名为“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跻身“国家队”后,园区先后邀请国内外规划设计团队,操刀整体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打造科技创新引领、河口渔业优势明显、三产融合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在今年年初的区“两会”上,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莲洲镇要依托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盘活原永利工业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以及农产品展销、深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打造岭南水乡小镇。

在梁梦纯的解读中,特色小镇的发展建立在三个载体之上。“一是莲溪片区,以十里莲江、逸丰生态园、岭南大地等重点旅游项目为载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二是横山片区,以东滘等水产养殖村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基地;三是上横、三沙片区,以当地特色水乡文化为基础打造的水乡特色风情区”。

在莲洲镇石龙村,数间崭新的民宿院落坐落在村里的旧民居之间,将现代美感和传统水乡特色完美融合在一起。去年,珠海石龙民宿开发有限公司租下村里47套闲置农房,以“合作社+乡创孵化服务机构+投资人+运营机构”的合作模式,对石龙村现有民宅、道路、环境等进行艺术化改造,打造集生态艺术旅游、乡村民宿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艺术生活社区。

而在石龙周边的几个村庄,岭南大地度假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莲江村十里莲江景区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红星村逸丰生态养生园每年销出大量高端农产品……如果说以永利工业园为代表的横山片区代表了莲洲镇过去数十年的生产模式,那么在这些现代农业大项目的驱动下,莲溪片区的大沙已经成为莲洲镇域发展的新亮点。

C 机遇

轨道入镇 打开新局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的当下,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促进区域发展,这是全国许多地方面临的共性问题。来自市、区层面的探索和尝试也不断在莲洲展开。

2014年,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首次设立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对经济发展受限的莲洲镇实施经济补偿,以此弥补该镇财政支出的缺口。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市的该项补偿资金增加到4980万元,为莲洲进一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了保障。“其中,专项资金中的补偿性部分,用于弥补该镇教育、社保、农业、卫生等基本民生支出缺口,保障基本民生需求;而激励性部分主要用于该镇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民生支出水平、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及其他社会管理等方面。”梁梦纯说。

如今,珠海的“生态之心”再度迎来新的机遇:位于莲洲镇新益村的珠海通用机场项目工程如今已启动建设,与此同时,广佛江珠城轨建设也提上议程。在粱梦纯看来,两大交通项目的落地,将彻底改变莲洲镇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而论,莲洲是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珠海的首站点,两大交通项目有望为莲洲带来人流、物流以及资金的流动。”据了解,通用机场未来将作为珠海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承担如景点游客观光、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播撒农药等特殊飞行任务。

此外,未来广佛江珠城轨建设的铺开,为莲洲镇居民进一步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提供了最直接的通道。记者了解到,该城轨将在莲洲镇设置斗门北部唯一一个站点。

“城轨无疑将打开莲洲的发展空间,莲洲从珠海的边缘走向广佛江珠轨道经济带的重要区域。”粱梦纯说,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莲洲镇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招商引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站点对周边资源的带动,将为镇域经济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多重交通的利好下,结合珠海国家生态农业园的政策优势,莲洲有望吸引更多高端农业项目,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将推动斗门城市发展向北延伸。”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有关负责人表示。

回到起点,莲洲希望通过盘活永利工业园,为新一轮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曾有斗门区人大代表撰写的建议中透露,永利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2.25平方公里,折合3375亩,至2008年被撤销时,工业区内已使用土地面积2465亩,尚有1200多亩土地闲置。

据悉,该片区将建设大沙—永利先行综合服务区,设立莲洲农产品物流基地,引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展销、深加工和仓储物流产业。

“工业区内剩下的工业企业终将停办,但停办之后下一步如何盘活闲置片区,对于各方而言都是一种考验。”粱梦纯坦言,生态之心的发展之路,还需要市、区层面进一步的政策和发展思路指引。

实力图谱

莲洲镇地处珠海市西北部,东面隔河与中山市板芙镇相望,西北面与江门的新会古井镇和睦洲镇接壤。面积8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3万。2016年,莲洲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同比增长9.93%;农业总产值17.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5%和8%;零售与餐饮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4倍;建筑业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41.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9亿元,同比增长17.53%。

■对话

莲洲镇镇长梁梦纯: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

一个不能发展工业的地方,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探索,莲洲镇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不能发展工业,我们就在生态上做文章。”莲洲镇镇长粱梦纯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莲洲将着力形成“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协调平衡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幸福家园。

南方日报:莲洲镇如何借助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的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粱梦纯:发展现代农业,最终目的是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莲洲要进一步培育特色产业,制定一村一品、一品多村发展战略,打造以莲江村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产业基地、以粉洲村为代表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河口型生态养殖基地、以石龙村为代表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以东滘村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基地、以红星村为代表的铁皮石斛基地。

在生态农业园的助推下,莲洲还将努力发展物联网和特色农业。具体而言,莲洲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通过商标注册等手段打响莲洲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使本镇有机农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联合铁汉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等打造农产品网络销售信息化平台,加强农村淘宝服务站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力利洋公司、西江公司等,将新、奇、特农业项目吸引到莲洲,探索发展和建设菜篮子基地工程。

南方日报: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莲洲有何具体计划?

粱梦纯:莲洲将打造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以莲洲镇总体规划、莲洲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总体规划为发展框架,对村居在用地、产业、旅游、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重点打造莲江村、石龙村、红星村、东安村4个核心行政村,将整个示范片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农业园核心服务区、珠三角西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度假区、美丽珠海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

在加强生态宜居建设方面,莲洲将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进通用机场重点项目建设,大沙农场建成斗门北部新城中心,加快原横山制衣厂用地转型升级,发展为大型商贸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完善配套是莲洲补短板的重点,接下来,莲洲将积极协调启动省道S272线北延线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完成县道X581线建设;抓好乡村道路改建、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路灯安装工程,推进上横大桥、莲溪大桥等危桥加固或改造,力争在2年内基本完成乡村道路和危桥改造工作任务。

■记者手记

后发先至

需要政策“组合拳”

从全国各地的实践看,在区域战略层面,对欠发达地区实施支持性优惠或补偿政策,既是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的需要,又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

于莲洲镇而言,长期以来,这个因水源和农田保护而走生态路线的镇街,基本公共服务逊于走工业化路线的东部地区,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靠市场机制和自身努力,挖掘镇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很难快速改变其生产生活状况落后于周边平均水平的状态。镇域若难以完成原始积累,则难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采访中,不少镇干部反映,对于永利工业园的盘活、现代农业的提升等重大部署,镇级层面难以形成较大的驱动力。这种瓶颈,一方面反映了镇域经济人才要素资源的稀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街镇发展对政策支持和指引的需求。

因此,实现这些区域的加快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依靠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入更多的外部力量,包括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加快缩小其与发达镇街的发展差距,争取与区域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即使是欠发达地区,蕴藏的发展潜力和需求也十分巨大,以适度的政策激发这种需求、激活这种潜力,通过外部的力量来改变内部的生态,努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发挥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无疑具有探索价值和借鉴意义。

策划 沈文金 吴志远

统筹 沈文金

采写 吴志远

责任编辑:陈智勇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方寸:恒大在烧钱上不再全心全意
  • 女教师猥亵男学生,为何不定强奸罪?
  • 为什么说皇太极是中国式摔跤的倡导者
  • 被宝钗抛弃史湘云竟让林黛玉不淡定
  • 《有毒蜂蜜》:爱情是彼此的砒霜
  • 有没有一个人,曾让你卑微成狗
  • 刺激!新西兰体验高空跳伞与蹦极(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