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01日06:03 南方日报

分享
平安村村民自打的水井位于村道中间,用一块石板盖住井口。泠汐 摄
受损的矮寨凸水池位于山坡塌陷处的边缘,坡顶两根原先连接水池的水管暴露在外。泠汐 摄
打上来的井水浑浊难以使用。泠汐 摄
更多详细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南方网红

南方名记

汤凯锋工作室出品

主创:泠汐 汤凯锋

5月上旬,梅州五华县棉洋镇平安村村民报料称,由于村自来水系统损坏,村内千余人近半年来用水困难。近日,记者在村内看到,为了解决用水难题,村民已打井60余口,但多数井水浑浊难以使用。目前,县、镇两级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村委自行筹建的自来水工程均已提上日程,但短期内村民仍需通过互助方式,自提井水解决用水问题。

近一个月基本断水

村民靠打井取水

清晨4时,平安村药店的曾玉珍(化名)用一根扁担挑起两只塑料桶,摸黑走到附近的一处水井提水。回家后,井水需要全部烧开才能使用。她每天早晨需往返5次准备全家的生活用水。

平安村有一处供给300余户、1000余人用水的水池,2016年底因水位下降开始出现供水不足,近一个来月更是基本断水,村民用水困难。

清晨提水是这些村民每天都要进行的任务。为保证日常用水,半年来,村民自发在街道、宅基地和空闲土地旁打井60余口。村民打一口水井平均花费2000余元,而深度往往只有二三十米,打出来的井水十分浑浊,很多无法供日常使用。不少村民还到其他村的水井挑水。

村内理发店的老板曾惠兰(化名)称,其今年初在宅基地旁打的一口井,流出来的是黄色泥水,完全无法使用,只得将井弃置。在村中心街道北侧的一处宅基地旁,陈师傅正为村民谢如顺打第二口井。“村民现在要求打深井,我这周打的4口井平均深度都在80米左右。”陈师傅说。

半年来,取水难成为村内几百户村民的一块心病。对于村内一些老弱病残人士来说,问题尤其严重。村民曾学全(化名)因事故不幸丧失双腿,目前独自一人生活,他每日生活用水、饮水全要靠邻居帮忙,而几户邻居也是头发斑白的老人。

设备老化供水不足

入股村民不愿修缮

受损的水池位于村东侧,县道033旁一处土名“矮寨凸”的山坡上。记者看到,这座高不足百米的山坡塌陷了一半,坡顶塌陷处隐约可见两条白色水管暴露在外。

记者随村民谢永恒上到山坡顶,看到一座混凝土水池位于塌陷处边缘,旁边长满了杂草。“山坡是2013年由于水土流失而塌陷的,水池受塌陷影响底部破损,此后水池水位就一直下降,但一直无人前来修缮。”谢永恒说。

驻平安村的棉洋镇副镇长谢乃溪称,该处自来水饮水系统是1995年村民自发集资入股修建的,平时由一名承包人负责维护。在自来水承包合同中,规定承包期内自来水一切设施损坏费用均由承包人负责。

承包人谢永簪坦言,水池久未修缮另有苦衷。他告诉记者,矮寨凸发生塌方后,水池的确出现水位下降,但仍能供村民正常使用。水池的水引自远处一处山泉,去年8月几户村民在山泉水的一处引水管道上铺设水泥路,导致水管爆裂,供水出现困难。

“更换水管、修缮水池需要花费20余万元,我无力支付,便召集数百户入股村民开会,但只来了十几户,之后不了了之。”谢永簪说。

据了解,该水池不仅供给村内数百户村民家庭用水,还供给附近的平安中学和平安小学。水池断水后,学校只能紧急从村内其它水池引水渡过难关。

谢乃溪和谢永簪均认为,由于平安村附近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多发,加上水池近年来一直缺乏维护,入股村民早就对水池的修复失去信心,也不愿出钱修缮,村民也很难对集资再建供水工程的提案产生兴趣。

已规划建用水工程

短期用水需村民互助

为尽快解决用水问题,村民、村委会和棉洋镇政府设计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于村民来说,“自家有井能取水最安全”渐成共识。记者在村中心的一村民家看到,门口的手摇井打出的水澄澈透明。“井是十几年前打的,我们专门找人做过检测,井水是适合饮用的。”该户村民称。

这使不少村民选择自己打井,但多数井水的水质不达标。由于村中心宅基地密集,部分井就打在排水渠旁边,井深度很浅,往往“一下雨水就会变浑”。

也有村民担心,该地水土流失问题本来十分严重,村内近期密集打井、频繁抽取地下水,将会造成地质灾害隐患。

“这个村的水质本来很好,流经村内的河水也十分清澈,但近年来水质越来越差,河水也没法用做日常用水了。”五华县财政局驻平安村第一书记谢广春说,村民打井并非长久之计,村内建自来水工程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谢广春称,目前村委会规划了一个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自来水工程,水源地已确定,设计图纸也已做好,但全套预算需250万元。这笔资金村内难以支付,希望能向帮扶单位争取一些资金。

棉洋镇常务副镇长廖赛增告诉记者,平安村早已纳入五华县、棉洋镇两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具体规划。但“村村通”工程并不能解决平安村用水的燃眉之急。目前该工程已在平安村完成了测评和征地环节,由于总体工程量较大,计划约在2018年年底完工。

廖赛增说,目前,村民主要还是靠邻里协助来解决用水问题。接下来,他们会组织断水村民开会协商,通过打井或寻找新水源等方式,解决这一迫切的民生问题。

责任编辑:陈智勇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方寸:恒大在烧钱上不再全心全意
  • 六一儿童节,让校园欺凌远离孩子
  • 西汉用什么打败了匈奴
  • 触犯贾母核心价值观贾赦遭贾母唾弃
  • 《有毒蜂蜜》:爱情是彼此的砒霜
  • 有没有一个人,曾让你卑微成狗
  • 刺激!新西兰体验高空跳伞与蹦极(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