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11日17:34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分享

欢迎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ID:zgspypjg),更多精彩等你来哦!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年度报告对2016年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了海洛因、合成毒品、医疗用药品以及新发生药物滥用情况,并通过比较近五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了我国药物滥用现状、特征以及流行趋势。


2016年,全国共采集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万份,监测数据报告单位包括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禁毒执法机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自愿戒毒机构、社区戒毒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2016年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药物滥用形势总体可控。全国收集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比2015年增加10.7%,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占比(10.6%)比2015年降低0.8个百分点,总体上升趋势变缓。

  

二是合成毒品滥用程度远大于传统毒品,“冰毒”流行强度持续增强。含甲基苯丙胺的毒品(冰毒、麻谷丸,占比55.1%)是我国流行滥用的主要合成毒品,且呈增长趋势。“冰毒”滥用者占合成毒品滥用人群的87.4%,五年累计上升13.5个百分点,流行强度持续增强。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合成毒品占比(86.8%)较201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传统毒品占比(10.2%)保持在近五年的相对低位。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冰毒”滥用比例是海洛因的8.4倍。

  

三是海洛因滥用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需要关注较高的复发率。海洛因滥用者占比(45.0%)与2015年相比下降3.6个百分点,近五年呈持续下降趋势。海洛因滥用人群复发率高,有复发经历者占63.1%,其中戒毒3次及以上者占复发人群的23.0%,提示海洛因滥用人群的戒毒康复、防复发仍是禁吸戒毒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是医疗用药品滥用/使用形势稳定,吗啡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应持续监测。医疗用药品滥用/使用者11,132例,占全部监测数据的4.0%,稳定在较低水平。滥用/使用数量前5位医疗用药品为美沙酮口服液/片(3,313例)、吗啡(含吗啡控/缓释片)(2,518例)、地西泮(1,749例)、曲马多(1,711例)和复方地芬诺酯片(524例),重点关注的复方甘草片和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分别为298例和814例。吗啡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滥用/使用占比,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0.5和0.1个百分点,应引起关注并持续监测。

  

五是青少年、低学历人群为高危人群,应加强针对性预防宣传教育。男性、35岁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业者是药物滥用的高危人群,其中初中及以下低学历者占全部监测数据的81.5%,占新发生滥用人群的79.4%,应进一步加强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六是药物滥用人群多药滥用情况严重。海洛因滥用监测人群中多药问题比较严重,除海洛因外,滥用/使用的其他物质为44种,呈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互滥用、中枢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物质交互滥用的多药滥用现象和滥用模式。合成毒品滥用者中滥用物质47种,使用两种以上者占10.9%,随着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基数及滥用年限的增长,多药滥用情况日益严重。

  

七是新精神活性物质值得关注,部分品种滥用趋势增强。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滥用问题倍受关注,作为一个全球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1年,我国将氯胺酮列入管制。2010-2013年,将4-甲基甲卡西酮等13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管制。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非药品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一次性列管116种。2017年3月1日,将卡芬太尼等4种物质列入管制。2017年7月1日,将U-47700等4种物质列入管制。目前,我国已将13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管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表明,2016年甲卡西酮滥用数量(707例)达到2015年数量(246例)的2.9倍,其滥用者主要来自山西(693例,占98.0%),提示当前甲卡西酮的滥用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氯胺酮是“K粉”的主要成分。数据表明,“K粉”滥用数量和占总数的比例2016年(6,844例,占2.5%)比2015年(5,694例,占2.3%)继续增加。

  

2017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药物滥用监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完善药物滥用监测系统,拓宽医疗机构报告途径,扩大监测系统的覆盖人群,开展专项调查与研究评价,逐步建立药物滥用风险评估、预警和通报机制,为打赢禁毒工作人民战争,严格管控药品风险提供支持。

小贴士

1

什么是药物滥用(drug abuse)?


药物滥用(物质滥用)指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 (或物质),使用者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 (瘾癖),强迫和无止境地追求药物的特殊精神效应,由此带来严重的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2

什么是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具有依赖性特性的药物有几类?

  

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的连续或定期的用药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药物耐药性。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3

什么是药物滥用监测?开展药物滥用监测的意义?

  

药物滥用监测作为疾病监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它公共卫生监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特点是对人群中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和滥用情况进行长期连续、系统地观察、调查并收集资料,及时发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弊和滥用问题,及时掌握药物滥用现状、动态分布、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种类、滥用方式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分析、确定各地区乃至全国药物滥用基本情况,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科学管理和禁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同一般意义上的疾病监测比较,药物滥用监测在观察对象、调查和收集资料方式方面具有其自身特点。药物滥用监测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研究范围,它涉及医学、药品管理、社会和法律等多领域。从药物滥用监测性质看,它对禁毒工作、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以及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从组织形式看,药物滥用监测分为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两种形式。前者指各级监测网站按上级单位要求和规定收集资料,定期汇总上报;后者是根据某特定问题,由上级部门部署或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调查或系统收集资料。主动监测在降低漏报率方面明显优于被动监测,所调查掌握的数据更接近于药物滥用实际发生情况。从监测所针对的对象看,可分为以普通人群为基础的一般人群监测,以戒毒康复机构为基础的药物滥用人员监测和以青少年等人群为基础的高危人群监测。

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图/来源于网络

阅读原文了解更报告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匪我思存:揭《如懿传》怎么抄袭
  • 给骗子公司站台?郎咸平咋就犯了众怒
  • 这位皇帝不一般,仿佛是穿越者
  • 小说:他想了无数借口填补怪异之行
  • 盘点七部走进人性的经典日本文艺片
  • 那些年我们自轻自贱爱过的那些人
  • 危险!在叙利亚跟当地女孩搭讪要小心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