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煤改气到拆广告牌:决策初衷再好也要保持执行弹性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昨日下发“关于暂缓牌匾广告清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已经启动拆除的点位要做好善后处置,确保安全,重新启动时间另行通知。无独有偶,日前,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无论暂缓牌匾广告清理,还是“煤改气”未完工的继续燃煤取暖,都带有政策纠偏性质。纠偏,胜过偏执到底,“暂缓执行”这一行为本身即传递了自我检视的信号,无疑值得肯定。
但是,更应该看到全社会已为这些决策付出了巨大成本。我们更要反思,如果在决策前多一些周全思考,在推进中多一些审慎思维,在民意质疑中多一些自我省思,何至于此?由此引申出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如何规避类似教训?
多年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已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路径。问政于民的品质如何,直接决定决策是否科学化、民主化。一定程度上说,真正做到问政于民,才能更好地提升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事实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由此可见,问政于民不只是制度安排,更是硬性规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应该看到,从“煤改气”到牌匾广告清理,都师出有名,在决策前也有过调研,体现了问政于民。但是,在执行中出现粗鄙化倾向,搞运动式治理,比如“拆除工作后存在设置跟不上问题,造成群众识别困难”,足以说明相关部门的工作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众一旦感觉不到获益,这样的决策,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由此,应厘清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能走过场,问政于民不能流于形式。征询民意不是发发问卷就算完事,也不是选几个民意代表座谈就万事大吉。其二,再完善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需保持弹性,与民意保持互动良性,一有偏差便要纠偏,一有粗暴便有调适,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一味追求执行刚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决策初衷再好,如果遭到民意反弹,乃至让民众颇多微辞,这样的决策也该重新审思。如果政策导致民众利益受损,乃至出现了不良后果,那么更应该想想这是怎么了。
政者,众人之事。政府的每一项施政决策,都应当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标准;工作效果如何,民众最有发言权。决策前真开大门,真听民声,真纳民意,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保障。换言之,只有决策契合民意,政策方能赢得民心。
相关新闻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洞朗之后中国外长到访新德里
- 【 军事 】 印媒:中国1800名士兵已在洞朗建营地
- 【 财经 】 863计划参与者否认喝王老吉延寿10%!
- 【 体育 】 C罗压梅西内马尔蝉联金球奖 平梅西纪...
- 【 娱乐 】 琅琊榜2黄晓明:演员有义务挨观众的骂
- 【 科技 】 中消协约谈7家共享单车企业:建议免收...
- 【 教育 】 “14岁神童签约麻省理工”确为假消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