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没有家国情怀哪有好家风

没有家国情怀哪有好家风
2018年02月13日 07:11 正义网-检察日报作者:阎真

  ■人物简介:阎真,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曾在天涯》《沧浪之水》《活着之上》等。

  十多年前,我发表了小说《沧浪之水》,写的是环境对人的强制性同化,人在现实面前,除了顺应,别无选择。但后来我想,如果每个人都顺应环境,那还有谁去坚守一点什么,去做一个好人、一个君子呢?所以我又写了另一本小说《活着之上》。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一直坚守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虽然工作、生活上的遭遇充满坎坷,但在迷惘和挣扎中,他依然坚守良知。这就是小说的名字所表达的意思——知识分子除了活着,还应当有“活着之上”的部分,应当坚守某种信念,应当有家国情怀。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因此,具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首先应该做好自己,这是一种责任。而在我们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责任的表达: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即古代的君子把道义当作自己的生存原则;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是把整个天下都当作自己的价值目标。当代知识分子,更应该坚持这样一种责任感,具有更高的人格标准,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

  《双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从生活条件这一点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时代。但从精神层面来说,人们追求财富和利益的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而精神追求的动力则有所下降。这其实是辜负了这样一个好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应该有更多的条件和能力来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对于社会而言,家是每一个组成单位。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对底线坚守离不开优秀家风的熏陶;全社会追求精神财富的动力也源自每一个家庭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家风和家训,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说影响深远,渗透到很多家庭中间,成为这些家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准则,经上千年至今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很多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这样知名的家风家训。而对于个人而言,父母则是孩子第一个老师。孩子生下来并不具备任何道德原则,都是父母教的,所以家风家训首先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家教非常严格。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在一家单位的池塘里钓了一条鱼拿回家,因为怕被父母责骂,就将鱼藏在厨房里,后来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她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还责令我将鱼还回去。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对我影响很大。在成长过程中,我从来没对钱财表现出特别的执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道理。后来,在国外求学的三年里,我当厨师、清洁工、广告派送员、塑料厂工人,吃了很多苦,经受了很多磨砺,可就在绿卡唾手可得的时候,我却毅然决然放弃机会,选择回到祖国。现在想想,这些都是源自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过于宠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骄纵心理,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长大之后,也容易让身边的人“敬而远之”,实际上是害了孩子,这种家风是要不得的。

  在当今社会重提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从家庭层面来说,良好的家风家训能够给孩子从小树立一个好的规范榜样。而从社会层面来讲,良好的家风家训则有助于培育廉洁风气。

  从很多现实中的案例不难发现,很多官员的腐败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家庭,因为家庭内部的腐蚀,将他们推上了一条不归路。相反,清廉的家风家训,则有助于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对父母而言,廉洁就是最大的孝顺;对妻子而言,廉洁就是最大的尊重;对孩子而言,廉洁就是最好的榜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