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解密三线】走进歼十:从“三线”起飞

【解密三线】走进歼十:从“三线”起飞
2018年02月24日 15:18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

var ie_obj=document.getElementById('ie_video');var no_obj=document.getElementById('no_ie_video');if(-[1,]){ no_obj.style.display='block';ie_obj.style.display='none';}else{ no_obj.style.display='none';ie_obj.style.display='block';}   提到战斗机,大家都会觉得它无比“高大上”,它一定会是在最先进最高端的研发地设计制造的,同时跟“严格”、“机密”这样谨慎的词语是分不开的。然而,作为我国战斗机中划时代的机型:歼-10(读“歼十”),却来自于当时从零开始建设的三线基地——成都,而它诞生的过程也颇具传奇色彩。春节前夕,我们的记者走进了航空工业成都所,了解到了当年“歼-10”战机诞生时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战术性能与工程发展室。34岁的杨水锋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我国下一代战机的产品设计和研发。  这间研究室的任务,就是打造中国最先进战机设计方案的。从它四十多年前成立之时起,从未改变。  1970年5月,为响应国家号召,一支300多人的航空设计师队伍乘火车从沈阳一路南下,来到了当时三线建设的重镇——成都,成立了611所,也就是现在的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当时31岁的谢品就是其中一员。  刚刚到成都稳住阵脚,谢品和同事们就展开了艰巨的任务——研制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歼-9。  如果歼-9研制成功,它将是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最高的战斗机之一,足以和世界航空强国的战机相抗衡。怀揣远大的目标,谢品拥有的却只是极端简陋的研制手段。  这两把珍藏在博物馆中的计算尺,就是谢品那代航空人使用过的。计算尺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刻度,一点一滴地丈量出我国战斗机发展的脚步。落后的条件和过高的研制难度,让歼-9的研制最终失败。但谢品和他的同事们却不肯停下研发的脚步,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  1982年,这个天降大任终于来了。一天,谢品接到了去北京参加新型国产战斗机评审会的通知,不过只是让他们去参个会。  难道就这样与新型战机失之交臂吗?绝对不能。谢品随时任611所总设计师的宋文骢一道匆匆奔赴北京,他们争取到了一个汇报自己设计方案的机会,虽然只是在第二天评审会休息的间隙,只有十几分钟。  但就凭借这短短的十几分钟,611所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在场专家们热烈的掌声,也就此改变了我国三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经过多次反复的评审和论证,由611所牵头的设计方案终成正果。1986年,方案正式立项,开始研制,代号 “10号工程”。  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韧劲儿,谢品和同事们开启了中国人自主研发第三代战斗机的历程。而这架从一场十几分钟谈话中得以保留下来的战机,在今天被叫做歼-10。那一年,20出头的杨伟刚刚参加工作,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歼-10飞机的研制。  没有经验也没有设备,这些都没能阻止杨伟和同事们啃下“电传飞控系统 ”这块“硬骨头”的脚步,经过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他们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三年的工作量,最终研制出一流的飞控系统试验设施。  歼-10,作为战鹰家族中划时代的机型,不仅使我国有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它所开拓的是一套完整独立的战斗机研发体系,探索出的,是一条使我国战斗机发展能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光明大道。  如今,中国的蓝天上已经翱翔着世界一流的战鹰。正是这些投身三线建设的航空人,将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地倾注,才铸就出这一架架守护祖国的蓝天利剑。

战机战斗机歼十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