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用好“枢纽+”,享获“滚雪球效应”

用好“枢纽+”,享获“滚雪球效应”
2018年06月05日 06:09 新华日报
原标题:用好“枢纽+”,享获“滚雪球效应”

储东涛

枢纽经济,一般认为它是利用交通、地理枢纽等的集散功能来发展本市或本地本国经济的一种模式。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其内涵和功能日益丰富。

其一,它是以交通枢纽为核心要件的通道经济。“枢纽”可以是交通枢纽,也可以是通讯、水利、水电枢纽等,但以交通枢纽为主。畅通无阻的交通,是各种“经济流”包括人(客)流、物(货)流、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吞吐的主渠道,各地通过不断改善交通条件,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人行其便,从而依托大交通、构建大产业、促进“交通圈”向“经济圈”转变,形成繁华热闹的通道经济。

其二,它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等行业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经济。枢纽经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属于第三产业,又属于第二产业,既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又包括生活性服务业,既具有产业属性,又具有事业属性,因而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物流业等行业的融合体,实际上也就是由第二、三次产业中某些行业融为一体的复合型经济。

其三,它是以枢纽地区和枢纽城市为载体的流通经济、门户经济。交通枢纽与地理枢纽互为因果——交通枢纽以地理枢纽为兴起基础,地理枢纽因交通枢纽而尽显优势。特别是城市的繁荣与崛起,与交通的发展和进化明显呈正相关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离不开交通,交通因流通而不断升级,“两通相通,融会贯通”,再借助优越的区位条件,就能逐步形成连接东中西、贯穿南中北、通达海内外的门户城市或地区,从而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以全球视野谋划自身发展。

其四,它是以聚集“经济流”为目标、形成新型服务业态的互联网经济。近几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枢纽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平台、区域网络服务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等的打造,现代产业形态、发展手段以及基于产业链、集群化的电子商务、快递行业等新型业态的涌现,一些原先并不具有优势区位条件的城市,依托各种“经济流”组织平台,做到“买全球、卖全球”,使城市在产业链和进出口两端均具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综上可见,枢纽经济是一种以交通枢纽、地理枢纽、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等为基础,以城市或区域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集散“经济流”为手段,优化资源要素时空配置、全面提升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能级的发展新模式。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集聚功能”——它是“吸铁石”,吸纳资源要素是其本能,尤其是集聚高端人才、高新技术;第二,“扩散功能”——它是“中转站”“分拨点”和辐射源,能够带动周边乃至影响遥远地方发展;第三,“增值功能”——它依靠自身拥有和吸纳而来的各种资源要素,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全球网络体系,展开广泛密切合作,进行商业化加工、改进、创新、组装等,赋予“经济流”的集散具有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特征,从而把资源要素转化成经济产出,实现价值增值。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吸附器”→“转换器”→“放大器”→“发射器”,其中“转换产出”和“放大价值”是关键环节,核心在于创造和实现新价值。

江苏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枢纽经济发展无疑是明智选择和重要举措。那么,江苏怎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解放思想中推进枢纽经济发展呢?

解放思想必须放眼天下。“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清醒认识江苏发展枢纽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全世界35个国际大都市中,有31个是依托交通枢纽发展起来的,而全球财富的一半集中在交通枢纽发达的城市。在我国东南沿海,阿里巴巴选择杭州作为其总部所在地,通过电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杭州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广州正在强化国际航运、国际航空和国际科技创新三大枢纽功能,积极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以期推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但有观点认为,我国枢纽经济发展正在发生“代际更替”新趋势:网络枢纽向枢纽网络转变、实体枢纽向组织枢纽转变、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区域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沿海枢纽向内陆枢纽转变,等等。不管人们是否认同,最近几年一些内陆省份确实对发展枢纽经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解放思想必须放宽思维。开阔视野的目的在于开启思维。登高望远,就能发现枢纽经济其实是区域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可以成为全球性资源要素的配置中心,本质上是开放型经济、网络型经济,因而对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国扩大开放势如破竹,扩大进口深得民心。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视野广阔、前景宏大和有着历史纵深的战略设计,将有力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急需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推动消费提档升级等。因此,加强高端要素集聚流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枢纽经济开放搞活,必将衍生出一系列“枢纽+”,收获“滚雪球效应”:“枢纽+商贸”“枢纽+金融”“枢纽+农业”“枢纽+科技”“枢纽+教育”“枢纽+生态”“枢纽+文旅”“枢纽+医疗”……从而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城市或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关口。

解放思想必须放下包袱。放下包袱关键要放弃“知足”,打消骄傲自满情绪。日常生活中的“知足常乐”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不满才是“向上的车轮”。江苏是全国的交通大省毋庸置疑,但与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龙头地带必须强抓机遇、主动作为相比,与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平衡充分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当下全省谋求“六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对照一流找差距,尽快“补短板、强弱项”——除了众所周知的航空运输能力薄弱之外,江苏铁路建设的世纪性落后和高铁布局明显失衡令人汗颜,包括苏南一些全国顶级县级市(昆山除外)至今仍“地无寸铁”,简直匪夷所思!同时,港口、航道发展也相对滞后,不少城市存在因行政区划体制造成的“断头路”“超堵路”,还有所谓“肠梗阻”“卡脖子路”,等等。江苏迫切需要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打通大通道,加快建成大枢纽,有效实现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高质量地服务对内对外、东西双向开放,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解放思想必须放开手脚。放下包袱是为了放开手脚,放开手脚旨在放胆创新。江苏发展枢纽经济,其实一点也不落后,甚至早于一些兄弟省市。其中南京凭借综合枢纽地位突出的优势,2015年就大力推进“枢纽型经济”发展,3年多来,南京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卓有成效,证明南京完全可以凭借资源和智慧优势,逐步打造若干重要品牌。当下,南京正在积极建设创新名城、推进转型发展,完全可以把打造枢纽重要品牌与之结合起来,包括:打造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品牌、高度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品牌、深度融合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品牌、联动发展的枢纽经济区品牌和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都市圈品牌等。江苏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南京的经验包括对标找差,由南京而扩至扬子江城市群和徐州、连云港等市,全省各地积极探索互动并进。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培育提升一批枢纽型企业,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健全服务业体系,既注重硬载体建设更注重软环境优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高效整合,从而形成强大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作者为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枢纽交通滚雪球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