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江苏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职责:不称职就面临下岗,学生质量决定导师去留

江苏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职责:不称职就面临下岗,学生质量决定导师去留
2018年07月04日 15:41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江苏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职责:不称职就面临下岗,学生质量决定导师去留

  交汇点讯 研究生导师好不好,不看“人才帽子”,就看学生培养质量好不好。今天,第二届江苏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工作讲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江苏省将出台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相关意见,不合格的导师将面临“下岗”。

  今年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第40年。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拔尖人才?2010年9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每年投入10亿元,集中打造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杨树兵说,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确立了“4+1+1”专项加综合的建设思路。

  “江苏实施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大学的水平高了,培养人的坏境基础自然就好了。我们的高水平大学就是四大专项,加上两个“1”,第一个“1”就是对国家双一流的技术性学科加大实施力度,第二个“1”就是对江苏省的省属高校进行重点支持。在不同的层次中,我们都要围绕高质量这个目标去培养人才,因为学科绝不等同于科研,高校的学科依旧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江苏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1979年江苏研究生招生人数仅有444人,到了去年扩大到6.7万人,40年间招生总规模增长了151倍,总量已位居全国第二。不过,随着研究生扩招,质量也存在隐忧。2017年,省教育厅就江苏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结果显示,41%的博士研究生接受导师指导是一周一次,28%的博士研究生接受导师指导是两周一次,21%的博士研究生接受导师指导是一个月一次。此外,还有10%的博士研究生反映至少3月甚至半年才能见到导师一次,更有少数博士生反映,一年也见不到导师一次,更谈不上指导。

  杨树兵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生成长、成才很大程度上依赖导师,因此导师队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过去学校里面都有评价,每个学校不一样,比如有些导师,学生一个星期、一个月都见不到,甚至极少数的导师,学生半年都见不到,这怎么当导师?上次去学校调研,一个导师被调走了,没有导师,学生怎么培养呢?”

  目前,江苏省内各个高校针对导师管理都有相关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胡敏东说,过去学校主要是在前期导师人选上严格把关,如今在学生培养上也给导师有了柔性的规定。他说:“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采取四审制,假如这个学生的论文没过关的话,就要和指导老师谈,指导学生的数量我们也需要调控。再一个就是省里面博士硕士论文有一个抽检,是由国家抽检,假如学生的论文抽检不合格,导师就停招,情况严重的,可能导师资格就没有了。”

  杨树兵透露,下半年,江苏省将出台“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意见”,规范导师的责任、职责、考核、评价,要让导师知道自己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以及什么样的导师是优秀的,什么样的导师是不合格的,如果不合格就下岗,就不能带研究生。“我们不看导师的‘人才帽子’,不看本人的研究成果,只看带的学生成果。带的学生优秀,你才是优秀的导师。自己优秀,只能说自己是优秀人才,不能说自己是优秀导师,看的就是学生的质量。”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许玉

  摄影 林雯

下岗导师学生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