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琴“沈阳造”远销欧洲

古琴“沈阳造”远销欧洲
2018年07月07日 06:45 沈阳日报
原标题:古琴“沈阳造”远销欧洲

  沈阳人刘晓枫,对斫琴痴迷成性。

  多年来对斫琴技艺的精心研究,使他对琴材的四善:轻、松、脆、滑有了深刻的把握。刘晓枫手工制作的古琴,因挑选最好的原料,采用最好的制琴技艺,不仅打开了沈阳以及东北市场,更是远销柬埔寨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等国,他接到的订单已排到了2020年。

  日前,记者走进刘晓枫工作室。刘晓枫表示,虽然制作古琴是慢功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自己却乐此不疲,“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因为咱们沈阳造的古琴,喜欢上传统文化,我觉得特别欣慰。”

  偶然机会接触斫琴技艺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晓枫在苏州第一次接触斫琴技艺,便被这种精工细作的工艺技术深深吸引。从此,刘晓枫便与古琴结缘。为了更好地学习斫琴技艺,刘晓枫白天学艺查资料,晚上针对各个细节问题潜心钻研,不断攻克难题,提升自己的技艺。

  宋代著名琴史家朱长文在其《琴史·尽美》中说道:“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斫者,本意为“用刀、斧等砍劈”,引为刀斧劈木制琴。斫琴是一道繁杂精细的工艺,并非由两块木板简单拼接黏合便成。

  刘晓枫认为,制琴最关键的环节是槽腹。古琴由上下两块板合成一个共鸣箱,其内在的槽腹结构决定一张古琴音色的好坏,“宋代《碧落子斫琴法》云:‘面厚肚窄,其声低而窒塞;面薄肚宽,其声高而虚鸣。’因此,只有根据琴材本身的质地、琴体的大小等采用合理的琴腹结构,古琴才会有古朴松透的音色。”

  从江苏回到老家沈阳创业

  2008年,刘晓枫从江苏回到了老家沈阳,发现部分古琴到了东北就会不明原因地开裂,于是他又开始研究修补及制作适应北方气候的古琴。

  为了制作更好材质的古琴,他不辞艰辛,四处寻找良木,其目的,只是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制作一把刚柔相配、阴阳协调的精品古琴。然而,想找到好的老木十分不容易,他即使练就了高超的斫琴技艺,也难为“无米之炊”。在良木资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刘晓枫坚持高价购进年头足的老木材来制作高品质古琴。

  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

  有了一定斫琴技艺功底,2014年,刘晓枫和几位琴师创建了“朔之雅韵斫琴工作室”,工作室吸引了不少沈阳斫琴爱好者前来参加,大家一起钻研技术,交流心得,既拓展了自己在斫琴技艺上的知识面,又借鉴吸取了他人之长处,提升了自己的技艺。

  2015年,刘晓枫在“朔之雅韵斫琴工作室”的基础上建立了“七弦琴院”,这是沈阳首家私人出资的公益性琴社,琴社鼓励爱好者切磋斫琴技艺,演奏技法。

  随着古琴热,有投资者对七弦琴院表示了重金收购的意愿,但被刘晓枫婉言拒绝。用他的话说,斫琴是因为爱琴,这种与琴相处的日子,是金钱永远无法衡量的。刘晓枫说:“我希望将七弦琴院打造成沈阳的一张文化名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新追求,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王秒/文 李浩/摄

古琴沈阳技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