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借力新金融巨头搭建金融生态 互联网民营银行扩张迅猛

借力新金融巨头搭建金融生态 互联网民营银行扩张迅猛
2018年07月09日 18:46 中国经营网

  原标题:借力新金融巨头搭建金融生态 互联网民营银行扩张迅猛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7月6日,浙江网商银行发布2017年业绩报。综合首批成立的民营银行的经营情况发现,网商银行及微众银行这类互联网银行的经营数据更为亮眼。

  互联网金融生态助力发展

  在2017年,民营银行迎来了一波开业小高潮,吉林亿联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安徽新安银行、江苏苏宁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梅州客商银行,相继开业。

  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可以分为三种发展模式:一类是纯互联网型(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一类是准互联网融合型(上海华瑞银行、蓝海银行、苏宁银行等);一类是相对传统型(如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等)。

  从如今的情况看,在民营银行中,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发展进程要更快。

  而首批成立的五家民营银行的经营情况,亦对上述说法有所印证。7月6日,网商银行发布2017年业绩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781.71亿元,负债总额为735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同为互联网银行的微众银行,规模与网商银行相似。截至2017年末,微众银行资产总额为817.04亿元,负债规模为733.72亿元。除此之外,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91.41亿元、103.11亿元和188.62亿元;负债规模分别为357.48亿元、103.11亿元和156.17亿元。

  某民营银行高管认为,微众、网商、新网银行等一批互联网银行扩张迅速,主要是由于他们大多依托于新金融巨头、互联网平台的金融生态,定位相对清晰,技术、流量以及资金成本优势显著,因此在过去一年里,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盈利能力方面都进一步与其他银行拉开差距。

  截至2018年5月底,开业一年半的新网银行,已服务了超过1400万用户,在管资产突破300亿元,累计放款超过700亿元。

  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坦言,对于民营银行而言,不具备传统银行的很多优势,如“一行一店”限制,经济腹地狭小,缺少C端的客户资源积累等。为此,蓝海银行创新升级金融服务,实现了互联互通“五共策略”,共同获客、共建场景、共创产品、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同时打造各类外接平台,可与不同外部机构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进行引流获客,提供支付结算及融资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王业芳认为,民营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要追求客户下沉,聚焦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创新发展模式,走“互联网+交易银行”路径,通过互联网手段和思维,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搭建线下线上融合的准互联网型平台。

  据了解,蓝海银行将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和互联互通,致力建设交易型、平台型、轻资本型的O2O类互联网银行。截至今年5月底,蓝海银行总资产达到了166.94亿元,同业授信总额为254.48亿元,不良率为0.06%。

  互联网银行盈利水平遥遥领先

  对比首批五家民营银行的经营情况,记者发现,微众银行及网商银行的盈利水平也遥遥领先。

  但同为互联网银行,这两家银行的负债结构和盈利情况并不相同。微众银行的贷款规模为449.20亿元,存款规模却仅为53.36亿元。在银行机构存款压力倍增的时期,微众银行的存款规模仅为该行总负债规模的7.27%,且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452.13亿元,占总负债的61.62%。网商银行的发放贷款和垫付为316.36亿元,存款规模为251.67亿元。

  同时,在盈利方面,两家互联网银行的经营状况也有所不同。截至2017年底,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为42.75亿元,利息净收入为37.03亿元,净利润达4.04亿元。而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净利润达14.48亿元,是网商银行的3.58倍;营业收入为67.48亿元,利息净收入为42.96亿元。

  记者对比两家银行的业绩报发现,在利润表中,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表现最不同的就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22.74亿元和5.65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首批成立的民营银行中,微众银行不仅在规模上居于前列,且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规模冲破10亿元的银行。华瑞银行、民商银行和金城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2.53亿元、1.03亿元和1.52亿元,其中,华瑞银行和民商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分别为0.44亿元和0.07亿元。

责任编辑:余鹏飞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