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探沁河文明滥觞

探沁河文明滥觞
2019年05月14日 11:54 山西新闻网
原标题:探沁河文明滥觞

王和镇村落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地处太岳山东麓,古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改谷远为谷近县,三国为魏之地,晋废县,属上党郡。《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郦道元《水经注》中也记载:“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经泻一隍。又南会三山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由这些可确切得知,沁河发源于谒戾山,即今沁源县东北部太岳山脉的羊头山。

沁河源头具体在哪里?


  《沁源县志》就沁河之源曾有记载。沁河源头有六处:一、县东北景凤村西沟山下有泉涌出,流经活凤、崖头至交口入沁河;二、县东北活凤村东北,沟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由琴峪而南至阳城转东入交口界归沁河;三、县东北活凤村崖头庄北山麓有泉一泓,涝旱如常,也由琴峪而南至阳城转东入交口界归沁河;四、县东北涧崖底,水从崖下二孔涌出,势甚雄壮,流经青杨湾、郭道镇阳城界,到交口归沁河;五、县西北土岭村河底庄,水由山麓出,向东流经石台、定湖,转向南至程壁,再向东经郭道、阳城到交口归沁河;六、县东北白狐窑乡马泉村香水沟,石岩下有泉涌出,水势畅旺,向西流经化峪、安乐等村入交口归沁河。以上六个源头均至交口相合,始称沁河。沁河出境地址在中峪乡龙头村。县志详细记载的上述六处源头如今分别位于沁源县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西沟村、白狐窑乡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王陶乡河底村,其中沁河的主要水源出自于河底村后的二郎神沟。
  走进沁源县河底村,穿行于深山涧谷寻源。两岸青山相对,峭崖壁立,峡谷涌翠,古松倒挂。仰头上望,蓝天一线,别具一格。沟谷中涧溪潺潺,清流激湍,沟谷时宽时窄,宽处约数十米,仰望可见山顶青松林立,窄处仅六七米宽,只可紧依山崖石壁而行。穿过石洞门,绕过一道山坳,到达河底村,此处源头有东西两泉,泉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在阳光折射下,闪现出五彩的色环,给人以空灵之感。沁河就是出于如此秀美之处,带着满身的光芒,温婉甜美,脚步轻盈地走过安泽、沁水、阳城,身姿曼妙地隐入太行。她不仅仅给两岸的沃土带来水源,更带来独有的深厚文化和不俗的魅力,使得沁河两岸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绝佳的风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沁河水的滋养下,沁源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呈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积淀了几千年的深厚的历史、人文、宗教等传统文化,其中炎帝在沁河东源羊头山下得嘉禾、播撒谷种的传说就是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
  作为晋东南地区的母亲河——沁河奔流向南未曾停歇,而其哺育的一代代优秀沁河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各有建树,使得沁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遗存日益流光溢彩,同时也使得灿烂辉煌的上党文化绵延不绝。

沁源古村落的代表——古寨村


  作为沁河文明的发源地,沁源有许多古老的自然村。如王陶乡的石门则村和百草村,郭道镇的绵上村、伏贵村,中峪乡的蔚村、上庄村等。其中比较特殊的要数王和镇古寨村。古寨村背山面水,民居随山势错落而建。俯视整个村落,南北窄,东西长,呈长条状,古时曾称长条村。
  古寨村由于地处太原盆地和上党盆地的交界处,古时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沁源通往平遥、太原的必经之路,也是晋商支系潞商南下北上的重要交通要塞。除此之外,古寨村还是古今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李世民与窦建德就曾率军在此激战。受这些因素影响,古寨村形成了独有的建筑风格。村落外围建有寨墙,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壮观的门楼,门楼外部均有精致的砖雕墙屏,不仅仅有很强的防御性,还兼独特的观赏性。村中古民居建筑则综合了晋中民居和晋东南民居的特点,以砖碹窑洞、下窑上房为主,精雕细刻,砖雕工艺精美。这样的古村落不仅是古代建筑的瑰宝,还是民俗文化的聚集处,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2016年12月,古寨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探究这样的古村落形成发展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及上党地区盛行的经商之风,沁河古道在古代商贸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先民们择水而居的传统习惯。沁河沿岸还有许多这样的古老村落,这些遍及沁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古村镇,连绵几十里,各具特色。总体来说,大部分古村镇的形成和分布受交通、军事、商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高平市大周村、侯庄村、苏庄村,阳城县洪上村,泽州县治底村、大阳镇、东沟村、石淙头村等古村镇就是由于商业发达而发展起来的,而沁水县的郭壁村、泽州县的周村等古村镇则是由于其地处交通枢纽而发展起来的。当然,上述因素也有很大的交叉性,比如交通因素和商业因素常常重叠,很多古村镇由于其交通便利,进而促进商业往来、文化交流、经济繁荣,如泽州县治底村、东沟村等古村镇就是如此,一个古村镇的崛起往往是受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非单一因素。

从沁源味道品沁河文化


  沁源人与五谷杂粮有着不解之缘。民国版《沁源县志》对于本地人吃食习惯有这样的描述:“本县食品以米、莜麦、玉蜀黍为大宗,宿麦、高粱、扁豆、荞麦次之……在清中叶,农家有以粗粝和面及野菜而食者,近来人渐趋浮,而食糠粝者无矣。”与山西大多数地区一样,这里的人们以五谷杂粮,尤其是粗粮果腹。因此当地人形成了粗粮细做、一物多做的习俗。沁源人家一日三餐均以玉米面、小米为主食,早晨玉米汤或小米稀饭,中午面食配菜,晚上为和子饭。
  当地面食花样繁多,名字也都颇具当地特色。比如“旗子”,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擀面条,其料以白面或二合面、三合面为主;捻圪瘩,也称猫耳朵,是将玉米面、榆皮面、荞面或白面分别搭配搅匀和好,用拇指搓成状若猫耳朵的面食;栲栳栳,莜面制成的面食,形似蜂窝煤,吃时配以酸汤羊肉蘸子或西红柿、辣椒蘸子,味极佳。莜面素称“山区白面”,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莜面是个好东西,开水泼好手捏起。”除此之外,刀削面、拨面、擦圪斗、磨糊糊、块垒、黄蒸、鳌糕子、碗坨子等都是太岳人家常见的主食。
  有一则民谚生动形象地描述三餐食物:“早上煮蛋蛋,中午切键键,晚上吃了顿改善饭,蔓菁切成两瓣瓣。”意思是早上煮食小山药蛋,中午将山药蛋切成条状吃,晚上熬和子饭,为了防止山药煮化,将其切成两瓣。事实上,这里的食物确实以山药蛋为主,或许山药蛋太过深入人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曾有一个叫“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其作家群体是指土生土长在山西农村的作家,最广为人知的一位就是写下《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作品的赵树理。当然,除了山药蛋之外,沁源冬春两季还有红、白萝卜及白菜等蔬菜;夏秋蔬菜则更为丰富,有西葫芦、豆角、西红柿、茴子白、胡芹菜、南瓜等。
  沁源人十分看重传统岁时节庆,每逢佳节必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一来为了改善伙食,辛勤劳作、忙碌奔波之后也需要用美食犒劳自己;二来节日也是亲友团聚之日,重聚的欢乐又怎能少了一道道可口饭菜的陪衬?举杯投箸间,家人亲友彼此之间的感情又近了几分。
  春节大典,家家户户要做麻糖子。这是一种用软米面和圪尖面制成的小食,做时两层软米面中间夹一层圪尖面,切成条状,中间划出一线,然后用手将一头翻拧成麻花状,下锅炸至金黄即可。麻糖子黄红相间,外焦里嫩,味道甘甜,是本县春节必会出现在茶几案头的特制食品。客人来访、亲戚串门,主人拿出自家的麻糖子招待客人,一口茶一口小吃,家长里短话不停。油糕也出了锅,腾腾热气将贴了窗花的玻璃呵上一层薄薄的雾,咬一口软糯滚烫的油糕,酸菜馅的鲜爽可口、红豆馅的甜蜜沁人。“糕”与“高”谐音,吃糕象征着步步登高,沁源人一般在春节、二月二、九月九食用。
  沁源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当遇到家里办红白喜事的时候,通常会摆席来招待客人,一般为“二八八”(8碟8碗菜)、“三八八”(8碟8碗8烩碗)。配菜主要有猪肉、羊肉、牛肉、山药蛋、粉条、白菜、金针、木耳、蘑菇及海鲜。碟中盛放四道凉菜、四道热菜,凉菜一般有花生米、土豆丝、猪头肉等;热菜有炒豆腐、炒三片、蒜薹肉丝、过油肉等。碗中盛放红烧肉、丸子、拖素、炖羊肉、甜蔓菁等菜品。还有一种叫手把碗的代客方式。将白菜、炸豆腐、炸土豆、红烧肉、丸子、粉条等菜入锅同煮,熬熟之后舀到碗中,一人一碗,一般在办丧事时用。
  此外,据沁源县志记述,沁源人有喝茶的习惯。县境东南柏木、法中乡喜喝大叶茶,且习惯早起空腹饮茶,其余地区居民喜喝花茶(小叶茶),饭前饭后、白天夜晚时间不定,间有喝红茶者。

万历版《沁源县志》谷类档案概览

  谷类黍稷(稷为百谷之长,其种甚多):梁谷、刘秀才谷、李朝谷、青谷、白谷、十捣杵谷、桑根谷、红谷、黄谷、临秋变谷、虎尾谷、菽谷、黑谷、铁霸齿谷、毛间谷、流沙谷、龙爪谷、赞子谷、春麦、宿麦、大麦、苦荞麦、燕麦、莽麦、豌豆、扁豆、绿豆、江豆、青豆、白豆、黄豆、小豆、黑豆、蛮小豆、蚕豆、麻子、胡麻。

沁河之源赏非遗


  沁河流域古村镇历经千年风雨,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民间世代传承,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传统民间文化的珍贵宝藏。在这些保留下来的民间文化遗产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
  说嘴 说嘴在民间也称为“溜嘴”,从宋、明时期就开始流行,是一种在沁源县流传了近400年的曲艺表演形式。沁源说嘴全程用沁源独有的方言进行表演,每句不限字数,合辙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交替换韵,措辞精练,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易传易记,幽默风趣,贴近当地民风民情,反映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又名“沁源小调”,是沁源民间音乐最具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曲调,既可演唱,也可作为乐曲演奏,是当地民间在进行红白喜事或祭祀庆典时常见的表演形式。除唢呐吹奏的一些传统曲牌外,一般管弦乐演奏多为沁源民歌中的曲调,曲调有平调、梳妆台、拣兰碳、捻糕面、摸牌、摘花椒等130余种。曲调结构形式有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六句式、长短句的多句式。曲调的来源与沁源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源于晋南眉户,融合晋中平遥、介休、祁县、太谷秧歌和左权民歌等特点,有的源于晋剧曲牌。上述演唱形式流传到沁源后经长期演变,形成与原曲区别明显、曲调完整的新民歌,所以沁源民歌风味有不同类别数种。其中有些曲调,类似套曲,如“观灯”“五更调”“平调”等。
  后来逐渐出现了以“二小”(小旦、小丑)、“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的角色行当,以自唱自乐的“地圪圈”歌舞,活动于沁源城关、郭道、韩洪、麻巷一带,编演一些滑稽调笑、具有浓厚喜剧色彩或正剧情节的小戏。如《偷南瓜》《收草帽》《怕老婆顶灯》等民间小戏都是取材于当地民间生活。沁源秧歌的音乐属多调式民歌体,曲调多为四字一个段落,具有热情、豪放的特点。唱腔结束时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有时为了渲染气氛,活跃情绪,在四句的基础上运用变化反复的手法加以扩展,使曲调更加清新、活跃,从而也更加丰满。沁源秧歌有大、中、小传统剧目近百出,内容大都是反映民间生活,形式活泼,语言通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沁源秧歌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以活泼动人的艺术形式保留了历史时代中丰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风俗,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本版文字整理:董田诗 张颖

阳城沁河沁源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