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字

家当

    我所拥有的一切

    第一次拍摄《家当》是在2003年,那时我在河南的一家报社做摄影记者。

    那年夏季,我在黄河小浪底水库遇到了一个水上人家,他家在岸上没有一寸土地,靠打渔卖鱼为生,完全生活在船上,儿子结婚就送一条船算是新房。这就是后来我在黄河边上拍摄的那个老孙家。我当时在他家的船上住了一周,临走前,他们在郑州的女儿回来给母亲过生日,我就给他们全家人和家里的船、船上的所有物品拍了一张合影。这是第一张《家当》照片。

    到2007年,他家的船又开到了郑州黄河花园口,开始在那里生活,我又在那儿给他家拍摄了一次家当照片。

    其实,《家当》的拍摄更多需要的是沟通。比较富有的人家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家底露给别人的。不露富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性。所以,我的拍摄大多是在中、低层的人家里展开。这些人家庭不是很富裕,却大多有本分善良的品性。与他们说话、交往到一定时候,他们会把你当成真心朋友看待。在我拍摄的人家里,有几户都是我以前跟踪拍摄七八年的人家,他们早已跟我成为不分彼此的朋友。

    因为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做摄影师,我拍摄的人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挑选出地理特征明显的人家作为拍摄对象,比如运河边的、宜兴茶馆的、云南哈尼族寨老的、长城边上的,等等。这些都有文化的地理特征,再结合家庭、家当的影像,从而具有中国人家的特点。

    在拍摄哈尼族寨老人家的时候,我在那里住了五天。当时正值当地糖厂派车去村寨里收购甘蔗,全村寨的人都忙着收割甘蔗,无暇顾及我。我只好一边帮他们收割一边等待,等他们收割完甘蔗才能拍摄。

    在哈尼村寨,我拍摄《家当》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幸福指数和所谓的贫穷生活很多时候是不挂钩的”。所以,我在哈尼村寨里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争执,大家过得很好很和谐。那是一种真正的和谐。

    撰文、摄影/马宏杰

往期回顾

《看见》栏目欢迎投稿 | 《看见》投稿邮箱:photo2008@vip.sina.com | 新浪图酷首页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