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评牙防组功过岂能搞酸碱中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00:11 红网

  “牙防组事件”看来又有所“反复”了,最近媒体报道,一些参加过牙防组工作的“元老”们坚持认为,“比起牙防组做过的很多事情,违规认证只算是个小问题”。而着重被提起的几件事是“它倡导设置了每年9月20日的全国爱牙日,组织了两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这就是近来被称为“牙防组功过当三七开”的新提法。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正视并肯定牙防组曾经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是我们应有的理性态度,而且“凡事一棍子打死”的倾向性批判态度也确实需要矫正;但是,一个同样值得注意的“苗头”是,有关方面肯定并强调牙防组之“功”,似乎有淡化甚至消解其显而易见之“过”的微妙“企图”,以致有关部门已明确指出牙防组“违规收取认证收入,负责人违规领取补贴、财务管理混乱”诸多罪状后,仍有人得出这些只是“小问题”的结论。这种态度让人无法苟同。

  我们必须承认当初呼吁建立牙防组是出于“牙病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国家人多、贫困,牙医又少,牙防才是惟一的出路”的善意前提,我们也不能忽视多年来专家们通过包括“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倡导设置爱牙日”等方式在牙病预防方面作过的艰苦努力的细致工作。但是如果拿这些成绩对比一下这个后来蜕变为“给钱就认证的纯商业化实体”的组织的所作所为,“功”与“过”的悬殊对比让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瑕不掩瑜”,而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诘问:是什么令一个动机高尚的事业变成了一场唯利是图的赚钱游戏?

  有句老话讲:“事都是一样的事,就看谁来干”。牙病防治的事是需要人和组织来做的,那么为什么是“牙防组”呢?一个潜台词也许就在于,正是这样一个挂靠部委的“似官非官身份”的组织,正是这样一个天然能在“政府资源和商业利益面前左右逢源”的机构,才能既有效地开展工作,又有效地积蓄必要资源以长期“发展”。但是,这种依附于政府部门又游离于政府部门的组织特征,恐怕本身就埋下了其发生蜕变的制度漏洞:事实证明,随着事业的壮大,在“开展工作”与“积蓄资源”这两项职能之间,这样的组织形式表现出了明显倾向于后一项“职能”的偏好,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钳制,由这种“官方半官方”身份提供的天然“垄断”优势,会促使它表现出无法遏止的日益“趋利”冲动,这一点空洞的专业操守之绳是驾驭不住的。

  而更令人关注的是,诚如有报道指出的,像牙防组这样的“似官非官”组织其实为数不少,挂在国家各部委名下的各类法人、非法人组织机构数量就相当可观,仅法人类机构,据称“

卫生部下辖有45个民间法人机构,这个数量还要低于教育部(143个)、文化部(97个)和农业部(54个)”。而像牙防组这样没有法人资格的非法人组织,数量有多少甚至没有公开的名单以资查证。而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如何监管?又怎样监管?

  比如牙防组,有报道指出“卫生部虽然有专门的

审计部门,但审计部门是针对卫生部直属各司局,审计他们是否合理使用了国家财政拨款。而挂名卫生部的45个法人组织和为数更多的非法人组织,均不在正常的审计范围内”。这就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特征使得这些组织跨越了审计、监管那些貌似刚性严格的马其诺防线,实现了从中取利的暗度陈仓。

  世上“动机纯良,实施起来却南辕北辙”的情况太多了,牙防组事件只是其中一例,但是对于其令人齿冷的蜕变过程,最宝贵的价值不能用在“哀悼、回味”那原本美好的动机上,因为如今“功”与“过”的排布清理,不是一场酸碱中和的化学游戏,而应该是一次肯定与否定兼具的理性扬弃,否则我们就显得过于轻率,也过于宽容了。

稿源:红网 作者:唐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