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以时代理性审视牙防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01:45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杨耕身

  6月19日《京华时报》报道,在近日卫生部召开的牙防工作研讨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说:“牙防组成绩是第一位的,问题是第二位的。”牙防组的元老们则坚持认为,比起牙防组做过的很多事情,违规认证只算是个小问题。“牙防组应该体面地退出”,年近70岁的牙防专家王鸿颖失望地说。

  面对牙防组这样一个在政府资源与商业利益面前左右逢源的“怪胎”组织,面对它财务混乱与缺乏监管的状况,面对其严重损害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事实,卫生部组织的这个研讨会,竟然成了“喊冤”会,不仅不以反思问题为重点,反而做出“成绩是第一位的”定论。这种说法,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是多么的不合适!那么,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人员为何丧失了体制反思的能力呢?

  其实,没有人否认牙防组曾经做过的贡献,但这种“贡献”难道不是当时成立牙防组所要完成的任务吗?正如一名

卫生部高官反问的,“设立它的时候,谁能想到它会搞认证呢”?然而,最终牙防组却被爆出违规收取“认证”费用208.5万元,而且在没有取得认证许可的情况下开展了牙膏功效技术评价活动。当然,这些违规事实目前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为违规付出代价。

  牙防组的元老们需要正视的一点是,舆论一直以来对牙防组问题的批评和关注,其实是对其作为一种体制现象的理性思考。首先,牙防组既不是行政职能部门,也不是经民政部批准备案的民间协会组织,却承担起一些主管部门委托的职责,在政策上居于垄断的地位,成为一个体制性怪胎。其次是关于监管。在部门利益的驱使和政府行政部门条块分割的背景下,在对认证机构的管理缺乏力度的情况下,出现了这样的监管漏洞,尤其值得反思。最后,类似牙防组的机构,在一些职能部门仍然大量存在。

  对于这些牙防组背后的问题,难道不应深刻反思吗?如果我们今天仍不能正视这一切,不能从体制层面反思,权威性的认证机制就难以建立,类似牙防组的问题也就可能重演。这恐怕不是牙防组元老们愿意看到的吧。

  我们知道,现代政府的构建,必须回归到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服务以及公开透明型政府理念上来,而相关认证与中介机构的建立,也必须回到中立、非营利性上去。由此而言,牙防组18年来的命运,正深度契合了中国改革的进程,这就是,它曾经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必要的产物”而存在,也必将因

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大而被抛弃。因此,今天,更重要的已经不是去论证牙防组的历史功过,而是必须认清一个时代的发展逻辑与法治理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