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黑窑场现象的文明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1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山西洪洞县黑窑场事件触目惊心,包工头、窑场经营者欺诈雇工、非法监禁、强制劳动等种种做法之残酷无情,令人发指。

  而媒体报道称,这种情形并非少数。此种现象的出现,与市场经济或者资本主义无关。其根源至少可同时追溯至文明与制度:文明上的根源是,某些乡村,由于历史原因,缺少儒家文明教化,其为追求财富而进行选择的时候人性之恶肆无忌惮地呈现出来,普通乡村民众精神荒漠化,对于种种反人道行为熟视无睹。

  文化本能

  奴工现象是一个社会特定精神状态的产物,而不是经济逻辑发挥作用的结果。从纯粹经济学的逻辑看,奴工劳动当然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从而带来某种高效率。古希腊、罗马维持奴隶制度,或许确有其经济学上的优势。甚至,根据经济学家Robert Fogel等人的研究,美国南方奴隶们的实际物质收益要高于北方、西部的自由农业工人,奴隶的预期寿命也高于美国和欧洲的城市自由工人。

  因此,奴役、强迫他人劳动之所以成为丑恶的,被法律所禁止,乃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认识到,这种行为本身是不正当的,不管其效率有多高。

  但是,单纯追求私人利益的个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甚至连那些被奴役者,也未必会觉得这种做法不对,他只会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奴役者的暴力比自己强,假如自己有那种暴力,没准也会奴役别人。

  一个社会要废除奴役制度,取决于某种信念,而这种信念需要借助于某种教化途径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文化本能。

  前不久,英国纪念废除奴隶制度200年,而英国废除奴隶制度乃是宗教复兴运动的产物,其主要力量不是来自启蒙和革命,而是来自18世纪后期兴起的“福音主义”。同样,美国的废奴运动,也以虔诚的基督教人士为主体。当然,再往前说,西班牙晚期经院哲学家曾经依据基督教自然法传统论证,美洲土著人享有其作为自由人的自然权利,不容欧洲君主们随意剥夺。

  在中国,古典儒家,比如孔子、孟子,以及后来的董子、朱子,都是坚决反对奴隶制度的。在他们看来,人确实有贤与愚、君子与小人、劳心者-劳力者、治人者-治于者之别,两者各有其“分”,即各有对应的权利义务,但两者之间绝不存在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单就这一点而言,儒家或许比古希腊的爱智慧者有更深沉的人文、人道精神。

  儒家教化的功能不仅在此。它也通过其它教化活动,唤醒民众的道德精神和正义感,而抑制其动物的本能一面,从而使经济活动文明化。

  现代经济学、伦理学都强调个人的选择自由。这在公共事务领域当然十分重要。但是,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人仅凭私人理性作出的某些选择,很可能是短视的:可能短期收益较大,但长远看来会有严重后果;或者增进了自己利益,却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甚至整个社会的短期利益都增进了,而社会的基础秩序却造成损害。以个人的理性能力,个人只能看到那些看得见的利益,而看不到或者忽视那些看不到的损害。道德规范的作用其实能够扩展个人的理性能力,促使个人自觉地,甚至潜意识地排除那些坏的选择,从而使市场秩序良性演进。

  商人精神

  余英时先生受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兴起”论旨的启发而对儒家文明进行研究,撰写了《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及相关文章。他证明,儒家思想有利于工商业之健康发展。对此,笔者愿意补充说,儒家的文明教化为交易制度之维系,提供了基础性基础,比如勤奋、诚信、商人自治、回报社会等等价值,都是儒家所强调的。

  凡在儒家文明教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人文精神影响于人际关系,尤其有助于驯化强者、富者,约束其奴役弱者、贫者的本能冲动。在儒家文化气氛淡薄之地,则人际关系就可能趋向残酷。

  设想一个“能人”想发财致富,会采取何种策略?受到儒家教化的民众很可能去开办实业、去经商,而一个缺乏这种文明精神的能人,则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毫无顾忌,必然倾向于选择其私人理性所能见到的最直接的办法:掠夺。在这些地方盛行的行为模式是:有智力者欺诈他人,有力量者欺负他人,有权力者则奴役他人。而旁观者对于此种行为羡慕多于厌恶。

  总之,儒家社会组织体系较为发达的地区,民众具有最基本的是非、对错观念,因而,在日常生活及经济活动中排除了一些最坏的选择。比如从历史来看,明清以来商人精神在南方一些地方有突出的表现,在这些地方,经济之高度发达,与儒家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社会道德秩序相对健全、大部分民众具有基本是非感,有直接关系。

  相反,由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去儒家化过程,一些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乡村缺乏这些因素,其经济生态呈现出落后甚至野蛮的形态。黑窑场不过是其中之斑。

  然则,谁,通过怎样的方式滋润这文明的荒漠,使社会、市场趋向文明,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