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九江断桥打捞工作为何这么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10:15 南方新闻网

  作者:张敬伟

  拜读贵报昨日社论《断桥事故处理还需化解公信危机》,笔者心有戚戚焉。但悲剧已矣,善后处理应该分个主次。当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打捞沉入江底的汽车和无端殒命的死者。打捞方案的连番失败,不惟让死者家属心急如焚,也让断桥事件的公信力尽失:打捞咋就这么难?

  从6月17日到6月19日,有关部门连用“蛙人下水打捞”、“搜刮式打捞”和“磁力吸”三个方案对沉水车辆和人员实施打捞,然而第一个方案的破产源于事故地点的江水过深,“蛙人”无法潜入到沉车地点,“搜刮式打捞”也半途而废。第三套的“磁力吸”方案曾被国内12名专家认为有效,然而这台重7吨、功率为9000瓦、具有30吨左右吸附力的电磁铁依然功亏一篑。至于20日开始的第四套打捞方案,至笔者截稿时依然未有大的进展。

  笔者虽非打捞专家,但基于常识性判断亦可知晓上述方案的瑕疵明显。就第一方案而言,九江沉车的水深不过30多米,而打捞方的蛙人却只能潜至15米左右,足见打捞方的能力有限。须知,中国在亚洲有着先进的救捞技术,曾多次参与中国沿海的沉船、沉物打捞,最有名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参与

二战的日本的沉船“阿波丸”打捞,还在渤海地区成功打捞清朝战争留下的沉船、沉物。今年,交通部救捞系统还将打捞北宋沉船南海Ⅰ号。这说明中国蛙人的潜水能力绝不低于40米。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上世纪90年代广东曾和湖北方面争夺中山舰的打捞权,而中山舰的沉水深度也在20米以下。这些让人怀疑打捞方组织的潜水队伍绝非一流。由于江底并不平坦,加之沉积物很多,所谓“搜刮式打捞”显然不合理,失败也就难以避免。

  最有争议的是“磁力吸”方案。哪怕接触过磁铁的孩童都知道,磁铁吸附铁质器物的吸附力有着方向上的差异——上下垂直吸力较强而水平方向的吸力较弱。而支持“磁力吸”方案的12名专家显然忽略了磁铁的这一常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判断力被湍急的江水击得粉碎。

  三个打捞方案的失败和暴露出来的明显瑕疵,不由得让人滋生更多的怀疑:一是打捞方缺乏打捞救援的应急实践能力,缺乏策划周全方案的专业素养。二是打捞方的一筹莫展和中国先进的打捞技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只能说打捞方并未组织起全国最好的打捞队伍参与这次事件。三是九江大桥坍塌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公共安全事件。此时倾全国之力救捞沉车和遇难者,是举国上下的第一要务,毕竟生命大于天呀。可惜,中国很多的救捞机构在宣传自己的打捞能力时不遗余力,此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却噤声和缺场了。悲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